为什么想要孩子规矩坐好?Q:今天在医院等看诊,孩子完全不受控,在公车上也是,请问有什么好办法吗?A:问我好办法,可能找错人了XD。对我而言,父母怎么教小孩,只要不伤害,都好:规矩坐好、歪斜翘脚,都是一种姿势。我
Q:今天在医院等看诊,孩子完全不受控,在公车上也是,请问有什么好办法吗?
A:问我好办法,可能找错人了XD。对我而言,父母怎么教小孩,只要不伤害,都好:规矩坐好、歪斜翘脚,都是一种姿势。我在意的,是「为什么『想要』孩子规矩坐好?」担心路人眼光?孩子打扰到你?还是莫名地焦虑就觉得好妈妈的小孩就应该坐好,我的孩子没有坐好所以我不是好妈妈?
可以简单整理为以下三问题:
1. 认为孩子「就是应该」规矩坐好; 2. 没空跟孩子互动,希望他「坐好别惹事生非」; 3. 因为没有规矩坐好「就会影响别人」。
第1点请见刘清彦老师的好文 (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7535)。简单说就是「 孩子….只要一觉得无聊,就会想办法自己找乐子,加上他们拥有无穷的想象力,要他们『乖乖坐着』什么都不做,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天大的酷刑」。
第2点是父母需求与孩子需求的碰撞,真是需要练功 (但在医院我会直接拿手机给他们看卡通耶)。
至于第3点,大概是许多父母经常的焦虑源:我们宁愿自己受苦受难,也不想被指责为「妈宝制造机」。
父母的行为,可以影响其他的大人怎么感受
许多「公共礼仪」观念中不成文的、理所当然的潜规则,例如不能吵闹、不能碰到别人,是可以被沟通的。如果我们心中可以先放下「孩子没坐好,真丢脸、我真不是称职的好父母」及「你为什么就是不能坐好,找我麻烦吗」…等等的执念,和孩子一起互动、探索这个空间,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
通常照顾者稳定地引导孩子面对遥遥无期的看诊时间 (或通勤时间),「其他的大人」也多半能理解:「哎呀~孩子嘛,总是吵吵闹闹的」,「妈妈真辛苦,一次要带两个孩子」。但是如果孩子不断发出声音、扭动、跑跳,而照顾者只是一味要求、甚至责骂「坐好!听不懂哦!」「你再动就罚站!」…..听在「其他的大人」的耳里,大概也觉得「哎呀这孩子真糟」、「妈妈/爸爸真不会教」…..最后出言制止、鸡婆几句,以求耳根子清静以「捍卫自己在公共空间的权利」,已可预期。
如果每次孩子在公共场合开始不耐、发出声音、甚至走动时,我们可以先想想「为什么『想要』孩子规矩坐好?」有哪一些执念是自动跑出来的 (例: 旁人完全无法忍受小孩)?把那些执念敲一敲,确定是否切合实际?会不会只是自己的误区?还是自己过去的不愉快经验,导致先入为主?
安顿好后,告诉自己「坐好坐满」不是孩子的本质,但也不表示他们做不到,而是需要你的帮忙、你的陪伴。
这样,虽然全宇宙不见得会帮助我们,但其他的大人也 (有更高机率) 能同理孩子,或至少,少翻一些白眼吧。
跟对方好好说之前,请先跟自己说好话
「但就是有自以为是的路人啊,搞得我压力超大的,怎么办?!」
再一次,「真的不能拿手机放卡通给孩子看吗?XD」认真的,有时即使照顾者已经做到引导、陪伴孩子,让孩子不要因为紧张、无聊而开始「胡搞」,但还是会遇到正义嬷/公/哥/姊/路人的指责,甚至说出「就是有你们这种父母」让我们理智线秒断的经典台词…这种情况我也无解,也许这就是现代父母最辛苦的部分之一吧!
委屈自己跟孩子也好、跟对方大吵一架也罢,我能、也曾做到的地步,是先放下内心那明明已经用尽洪荒之力却又不被认可的愤恨,同时告诉自己千万别把怒气、羞愧感转移给孩子;看着对方,清楚地说:
「不好意思吵到你,我正在想办法让孩子不要太无聊、也不会影响到大家,让我再试试看,不好意思喔。」也许是我身形表情不太友善,目前还没遇到讲完还会继续「指教」的正义人士。但如果和蔼可亲的你,什么招都试了,也不能离开那个地方,让我向你献上十二万分的敬意,敬那我们都曾为了孩子扛下来的内伤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0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