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孩子做得到,培养运动家精神瑞典家庭对于孩子们的运动习惯培养非常重视。大部分孩子的课后活动就算学了乐器,也一定会有另一项体能运动。这和我们的德、智、体、群、美五育均衡发展的学校教育不谋而合,只是差别在瑞典小学教育课堂时数远少于某地区,所以瑞典孩子每周一
瑞典家庭对于孩子们的运动习惯培养非常重视。大部分孩子的课后活动就算学了乐器,也一定会有另一项体能运动。这和我们的德、智、体、群、美五育均衡发展的学校教育不谋而合,只是差别在瑞典小学教育课堂时数远少于某地区,所以瑞典孩子每周一到三次的课后美育或体育训练,便成为伴随着孩子一生的休闲和运动习惯。
培养孩子的「运动家精神」
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依稀记得高中英文有一课讲到〝Sportsmanship〞,我背这个单字的时候特别有感,导因是自己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年年参加民族舞蹈比赛,从县市比赛到全国决赛,有输有赢的比赛经验带给我小小心灵的挫败与鼓舞,正诠释了英文课本单字解释里的「运动家精神」。而外子因为保龄球比赛,也有相同的成长经验,所以我们在培养孩子们的运动家精神这个议题上,态度是很一致的。
上上个月,钢琴老师的智慧和我一起说服了老大辰辰,参加Halmstad市市立文化学校的期末学生成果发表音乐会。从一开始她因为怯场拒绝参加,她说:「我在家弹琴就好,为什么要弹给别人听」
一两周过去了,随着老师选到她喜欢的曲子,每周上一次四十分钟的钢琴课,曲子越弹越顺,信心也随之递增,音乐会这件事慢慢可以在她心里沉淀并接受。当然我和把拔也趁机在她每次练习后,用鼓励的话语当她的信心维他命。过没多久,信箱里寄来音乐会通知单,演出顺序中清楚写着辰的名字以及她要弹的曲目名称,我们又有了一次对话。
「就像你的体操队常常会有比赛一样,音乐演奏会在钢琴课里面也是课程的一部分,因为上台演出,让你平常的练习有了挑战目标。也像学校的考试,你才知道自己学习的好与不好之处。」 到了音乐会前两周,辰辰已经不反抗并且能听进老师指导上台敬礼,调整椅子等在台前要注意的地方。结果,音乐会前五天,老师传讯息说学生演奏前要加几句自我介绍和所弹曲目介绍。贴心的老师还将曲目介绍要讲的几句话写好给辰辰,当下虽然她没有排斥或拒绝,但是我有心理准备她会怯场的反应。
音乐会前的怯场:不要让练习付之一炬
昨天放学后到音乐会前的两个多小时,果然她无声落泪的问我,可不可以选不要介绍讲话,弹琴演奏就好。我先鼓励她,要她走练一遍上台、讲话、演奏,敬礼然后下台的程序。 12岁的她带着叛逆的表情口气,用比男低音还低八度的郁卒口吻念出介绍词。这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参加小学教孝月演讲比赛,先母让我重复练习背稿演讲并加手势的排练记忆。现在当妈的我看了辰的演练其实一肚子火,挖哩勒老娘我三五分钟的,在几百个人面前不管是演讲还是独舞的,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女儿!
练习绝对是有助于临场表现的,但是孩子真正的性格和排斥成人世界的要求的点是什么,是必须孩子周边的大人们关切及引导的重心才是。如果同样事件,换成是我家老二侬侬,我想那将会是完全不同的一幕戏。
「你说你弹琴的时候很开心,不是吗」我问女儿,她点点头的不说话。
「那你可以用什么样的口气介绍给听众,更能传达你弹琴的喜悦呢」她看看我,眼珠子转了转,低头继续掉眼泪。
把拔进门看到泪眼汪汪的女儿,先问她是否今天在学校发生什么事了,弄清楚就是为了上台讲话而哭之后,我本来担心把拔的瑞典式教养出现,什么都让孩子自己选,一发现孩子有压力就听从孩子。我其实也一度不忍心,用了逆向操作的方式告诉辰辰,要她自己写讯息给老师说她放弃演奏机会。没想到,把拔直接说:「你都认真练这么久了,现在为了讲几句介绍语而放弃不去,不是很可惜吗」
孩子,请面对挑战
「我又没有说我要放弃不表演了。」辰辰擦了眼泪回答。
就这样我帮辰编头发的时候,再加几句维他命话语之外,她都没再做练习,我们到了排练和表演地点。昨晚后来在同学、老师和家长们共约六七十人的面前独奏,辰从容的在演奏前自我介绍外加介绍曲目,演奏间流畅没有卡音,老师开心的赞赏她。回家的路上,我除了赞赏她,她自己也抒发了观察其他十几来个同学的上台表现,很松了一口气的自我感觉良好。
我不知道孩子是在哪一个节骨眼自己做转念的,但是我知道可以确信的一点是,父母选择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过度保护或是强加自己的成长经验于孩子身上,告诉孩子只要他尽力做到自己最好的表现。台上如何的结果不是重点,面对挑战和认识自我才重要,这样一定可以培养出孩子的运动家精神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