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经营手足之间的关系,创造有温度的连接,让他们知道彼此是被对方看重珍惜的生命中,你和谁的关系最久?是父母?是配偶?是孩子?还是朋友?不,生命中最长时间的关系,如果没有意外发生的话,那个在关系中和你最长久的人,会是你的亲手足,是你的兄弟姊妹。几年前,
帮助孩子经营手足之间的关系,创造有温度的连接,让他们知道彼此是被对方看重珍惜的
生命中,你和谁的关系最久?是父母?是配偶?是孩子?还是朋友?不,生命中最长时间的关系,如果没有意外发生的话,那个在关系中和你最长久的人,会是你的亲手足,是你的兄弟姊妹。
几年前,日本有一本书「手足风险」,讨论日本的茧居族带来的社会与家庭照顾问题,书中从社会结构与世代转变的角度开始谈「手足差异」如何发生与真实的存在,当年老那一日来临,当父母这道防波堤瓦解时,手足风险如何席卷而来….。事实上,某地社会逐渐高龄化,长期照顾议题也带出每个家庭中的手足关系,那也可能是许多家庭不足外人道的爱恨情仇。
今年农历过年前,外婆陷入病危,难得有一晚不用在医院照顾的老母,可以和我在家里吃饭聊天。老母诉说着两年多来,对她的那几个手足诸多不满,满满的情绪字眼中,流露着一种自己身为大姊,理当可以要求与训斥自己的弟妹们。
然而,当老母越说越激动时,我回应她:「你没有办法教训他们,因为你是他们的姐姐而不是父母,如果我对妹妹也一直要她像小时候那样只能听我的,那我们现在应该也不会那么要好」。老母顿时安静下来,因为,我与妹妹的手足关系能够和睦友好,一直是她心中期盼的,她相信手足是她给我的生命礼物。
对于手足教养,坊间已有许多文章论述,但从手足关系与风险的角度来说,则有着承先启后的意义。从我与老母的家庭经验中、过去多年的咨商实务工作里,以及借著书中提到的论点来思考手足关系,有几个方向是可以尝试实践,帮助孩子们拥有更好的手足关系,避免当长照来袭时,遭遇更大的手足差异与风险:
如果你是父母:
1.看见每个孩子的优势能力:父母要先能欣赏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就像是从小我的学业成就不佳,偏偏妹妹就是每科都拿优等的好学生,但是我的应对机灵是被欣赏的,妹妹的认真憨厚是被肯定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他的优点与独特之处。
2.关系是互动的结果:任何一种关系都是互动的结果,即使是手足的冲突,父母不只是尽量做到公平的位置,还得试图破除力气大的、激动的、年纪长的就得多承担的惯性思维,试着交换到双方的位置去理解感受,更要引导双方看见自己的责任与学习之处…。
3.不只是给每个孩子和父母的独处时光,也要创造一些手足互动的机会:像是和孩子讨论手足生日时如何庆祝,协助孩子为手足准备卡片或小礼物…让他们彼此知道自己被对方看重珍惜着,创造有温度的连接。
4.示范尊重与接纳:如果能力、时间所及,可以适度接纳每个孩子的选择和大家不一样,像是我和妈妈一样都喜欢清粥小菜当早餐,但妹妹却厌恶至极,小时候如果是妈妈休假日,他就会一次满足两个孩子不同的喜好,平日则会和我们讨论轮流的方式;身体力行的接纳每个孩子的不同,而不是非得谁要听谁的,让孩子学会彼此尊重,是人际关系里很重要的功课,更可以避免成年后出生序较小的不自觉的想反对年长的手足。
如果你是成年后的你:
1.认清风险是什么,该担心些什么:父母的身体状况如何?万一有一天,父母生病了,家庭与经济的资源有哪些?提早评估风险,检视自己可以先做的准备有哪些,个人的财务与职涯规划,可以因此有多元的角度来提早预备。
2.从此刻起,重建手足关系:回想一下,小时候你和手足之间的相处小故事,你想到的是什么?回想的过程,是不是也让你不自觉嘴角微微上扬…;趁着父母还健在的时候,便要储存手足的关系银行,从上述谈及如何经营孩子的手足关系,即可见微知著。
3.看见内在小孩的受伤,避免童年的情节反复上演:家家确实都有本难念的经,有些童年的受伤与情结,不管历经多长时间,不论年岁多长,都可能让我们瞬间变小孩般地应对;像是老母与他的手足们,纠结于童年的重男轻女、长幼必须有序,反而致使在面对长照议题时,变得很难理性对话与共同面对,使得长期照顾变得更加艰辛…。
从教养中,我们可以为孩子预备一个和睦友好的手足关系环境,促进手足关系自然的发展成彼此尊重、扶持与陪伴的关系,而不是被大人规定要和睦的表象关系。面对自己与手足关系间的风险,在危机真实发生之前,逃避与忽视往往是相对轻省简单的,毕竟平日里自己在工作与家庭间早已忙碌不得闲。
随着高龄化社会的来到,父母年老时的长期照顾议题,你我都难以回避。正因为如此,重建与经营自己的手足关系就更显得重要。有些复杂难解的关系议题,相信非一日之寒,必要的时候可以寻求第三方资源来进行咨询讨论,改善手足的关系以及共同面对未来照顾议题。
当我们正视自己与手足的关系,其实也是一份想好好照顾家庭与孩子的爱与行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2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