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被性侵,你只是受伤了,不是毁了性侵害带来的双重背叛如果母亲明知女儿遭受性侵,却毫无作为,女儿可能因此付出高昂代价。性侵害会让女儿深陷极度羞耻的情绪,打从根柢感觉受侵犯,并因为留下无法摆脱的污名而深陷孤绝。她们往往会觉得自己是「坏掉的商品」。明
不幸被性侵,你只是受伤了,不是毁了
性侵害带来的双重背叛
如果母亲明知女儿遭受性侵,却毫无作为,女儿可能因此付出高昂代价。性侵害会让女儿深陷极度羞耻的情绪,打从根柢感觉受侵犯,并因为留下无法摆脱的污名而深陷孤绝。她们往往会觉得自己是「坏掉的商品」。
明知或怀疑孩子受侵害却没有作为,这类母亲没有自主能力,所以不敢挑战身为丈夫、男友或家族其他成员的侵害者,当然也无法把女儿从危险中救出来。
如果你曾遭受性侵,身边也没人出手保护,应该会发现故事中有许多情节很熟悉。此外,我也要向你保证:你一定也能好起来──就从现在开始,就从无惧地面对过往开始。
你必须照顾你的伤口
凯西三十三岁是个广告业务。她之所以来找我,是担心反复发作的忧郁症状会让两名年幼女儿受苦,她也敏锐地察觉到,应该是曾受父亲性侵,但始终没有去治疗内心创伤,自己才会出现慢性忧郁问题。她的故事实在很常见。
凯西说:「我几乎一辈子都在跟这件事对抗。我从八岁就开始被父亲性侵,实在太可怕了……我努力说服自己,一定有很多人过得比我惨。但自从有小孩之后,我发现这段记忆的影响力变得更强。总之,我变得老是沮丧,之所以来这里,是不想让孩子觉得是她们的问题。我发现大女儿会在我忧郁时肚子痛,仿佛可以感应到我的情绪。她不该受这种苦。所以我想,现在该努力处理这段过往。多年来也用各种方式努力修复自己,本来以为有所改善,但我错了。问题还没解决。」
她鼓起勇气,义无反顾地揭开过往创伤:「是从我八岁开始的。我们会一起坐在我爸妈的床上看电视,然后我爸会要我玩『骑马』游戏,就是坐在他身上不停弹跳,我后来才知道自己是坐在他勃起的阴茎上,但一开始根本搞不清楚。然后他开始摸我、亲我,还会要我摸他……他从未进入我,但还是糟透了……」 「一定很糟呀!你很困惑,又害怕极了,那跟被性侵者进入与否无关。」我说。
身体就是灵魂的容器,一旦受到侵害,你等于整个人的存在根基遭受到冲击。必须注意的是:孩童觉得必须保密的行为通常都跟性侵有关,而且正如以上例子所示,那些几乎无疑地全是犯罪行为。
沉默的共犯:否认及卸责
凯西受到的侵害持续了好多年。我问她是否曾把事情告诉别人。
她说:「爸爸警告我不准跟别人说,但我在十岁时决定告诉妈妈。我希望一切停下来!但她真的什么都没做!她跟我爸谈了一下,他保证不会再犯,也会接受咨商,但全是谎话。他还是继续侵害我。」
如果是关爱孩子的母亲,光是听到女儿遭受性侵一定会大发雷霆,并采取必要措施终止侵害。 「要是有人敢那样碰我的宝贝,」一位听众打电话到我之前主持的广播节目分享心情,「我会想杀掉他!一定立刻叫警察!」她是会为保护孩子而奋战的母亲典范,所有女儿都该拥有这种母亲。不过,当母亲缺乏执行正义所需的怒火与力量时,被抛弃的女儿将可能长年受到肉体与存在价值的戕害。
无能母亲可能会让孩子觉得是自己的错。当母亲将责任归咎到受害女儿身上,那些话语会如同强酸腐蚀她们的心灵:
● 他不可能做出这种事,一定是你去招惹他。 ● 只要你愿意,就能阻止他。 ● 你一定也很享受吧! ● 如果不是你穿那些紧身短裤,事情也不会发生。
她可能会以一些说词否认侵害发生的事实,例如:「你只是为了获得注意在说谎。」「根本不可能。」「你这么说,只是想报复他。」
就算真的勉强愿意「保护」女儿,她也只会给出一些无关痛痒的建议,像是:「在门上装锁。」或:「离他远一点就是了。」
怎么可能出现这种否认现实又麻木不仁的共犯关系呢?任由女儿遭受性侵的母亲通常心怀恐惧、自我中心又被动。她或许害怕面对家庭崩解,或许害怕他人发现事实后,必须面对的羞愧与罪恶感,又或许她深信,为了留下丈夫工作养家,任由女儿受侵害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因此害怕采取行动后,必须面对的动荡与后果。
某些案例中的母亲甚至会嫉妒女儿,而且还不少见。这类母亲觉得在婚姻中被女儿取代了。明明「侵害」才是这段父女性关系背后的驱力,她们却将其误以为像一般性行为,甚至把年幼女儿当作和自己抢夺丈夫的竞争者。假如孩子的父亲是成功的专业人士(许多乱伦性侵者确实如此),这类母亲通常不愿放弃附加其上的好处,毕竟对她而言,经济保障和大房子比女儿来得重要。
这类母亲几乎完全缺乏同理及同情心。在她们的情感词汇中,缺乏「爱」与「保护」的存在。
第二层背叛
我必须特别强调,受侵害的女儿若想痊愈,母亲对受害事件的反应很重要,她们的反应不但会影响女儿思考事件的方式,也会影响女儿在后续余波中,面对自我的感受。关爱孩子的母亲会相信孩子说的故事,安抚她没做错任何事,通常也会离婚或叫警察逮捕性侵者。如果缺乏这段被认可的过程,受害女儿会觉得自己「受损」(damaged)、「肮脏」(dirty)、「异常」(different),此三种特征正是我们在讨论乱伦时提到的「三D」。
凯西跟许多受害者一样,刚开始选择自我封闭,并把自己吃胖作为掩护,误以为这样就能让自己变得不吸引人,也能因此变得安全。
凯西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对约会毫无兴趣。怎么可能会有人想要我呢?我就是个被父亲糟蹋的女孩而已。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与寂寞,我不停地大吃。我不相信任何人,压力总是很大。大学时,我的体重大幅增加,于是更讨厌自己。我曾因忧郁接受过咨商,也想办法减掉了不少体重,但仍深信不会有人爱我……
但就算拥有丈夫的爱与支持,创伤回忆在两人的关系初期也少有蠢动迹象,凯西仍不确定何时会再次被过往淹没。毕竟两个女儿出生时,这段回忆都曾卷土重来;偶尔看到丈夫帮女儿洗澡或换衣服时,她也会忍不住想起。这种情况很常见,孩子常是引发黑暗回忆的最佳触媒。其他触媒包括父母过世,以及电视或电影上出现的侵害场景。另外,女儿成长到你曾受害的年龄,也可能触发回忆。
凯西说:「我妈觉得我们该忘掉过去,最近还说她不想谈,因为太丢脸了。她根本不明白丢脸是什么意思。现在的我再也不想容忍她的抗拒现实及负面观点。她表现得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我才是想真正放下过去的人,但她不愿帮忙,我真的很气。人们总说你得先学会原谅,才能继续往前走。真希望我做得到。」
我说:「你母亲的作为很糟糕,凯西,虽然很多人跟我意见不同,但你真的不用原谅她。不过,你确实必须释放并重新掌握她的背叛对你造成的影响。原谅不是一下子能解决所有问题的仙丹妙药,更何况,你的父母并没有为自己的破坏性行为负起责任。」
「现在我有了两个美好的孩子,曾经压抑的怒气更常浮现。我永远不会容许任何人伤害我的孩子,也永远不会让她们置身可能受害的环境中。我想,我得搞懂的最大问题是:为什么我妈面对我时没有这种感受?」凯西说。
我告诉凯西,专注于「为什么」不见得有建设性,因为我们或许永远无从得知。至于痊愈,需要的则是检视那段过往、了解过往如何造成影响,以及我们可以回应、处理的方式。
你只是受伤了,不是毁了
性侵不是必须埋藏的秘密,也不是见不得光的议题。
如果你是情感忽视、身体侵害或性侵的受害者,就算从未接受适当的安慰或关怀,也不代表人生就此走到尽头。受忽视及侵害的后果确实严重,痊愈的过程往往也充满跌宕起伏,但你绝非注定走向毁灭。
你只是受伤了,不是毁了,而伤口总能教导我们最了不起的智慧:同情心与同理心。你也因此更能敏感地判断是否被他人恶待。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2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