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丹老师的「幸福说话课」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家人之间沟通不良,就可能埋下了破坏家庭关系的地雷;某地区师大副教授刘秀丹传授家庭沟通最适用的「洗碗精说话术」及「我的讯息法」,原来「有技巧的说话」真的能带来幸福。家人相处难免有意见不合,如果能妥善处理,要平顺化解并非难事,但若踩了地雷、引爆炸药,不论是争吵或隐忍,长久积怨,终究会伤害家庭关系。而在面对各种纷扰状况时,能否安然度过,关键
阿丹老师的「幸福说话课」 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家人之间沟通不良,就可能埋下了破坏家庭关系的地雷;某地区师大副教授刘秀丹传授家庭沟通最适用的「洗碗精说话术」及「我的讯息法」,原来「有技巧的说话」真的能带来幸福。
家人相处难免有意见不合,如果能妥善处理,要平顺化解并非难事,但若踩了地雷、引爆炸药,不论是争吵或隐忍,长久积怨,终究会伤害家庭关系。
而在面对各种纷扰状况时,能否安然度过,关键就在于沟通的方式与品质。被学生们昵称为「阿丹老师」的某地区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副教授刘秀丹,积极推广说话的艺术,还开设通识课程「人际关系与沟通」,这堂课又被外界称为「幸福说话课」,每次开课都引发抢修,选课中签率仅10%。
「说话不仅是沟通,更反映了你的思考模式,想要让自己更幸福,就要改变说出口的每一句话,以及和自己对话的方式,」刘秀丹说,她在学术上一直关注听障学生的沟通问题,却发现,多数人即便听力与口说都没有障碍,但还是常常因为沟通的问题,造成人际关系间的困扰。特别是在家庭生活中,「相爱容易相处难,日子想要愈过愈幸福,重点就在沟通的技巧。」刘秀丹与先生结婚23年,两个女儿分别读大二跟高二,她自己常在生活中实验各种沟通理论与原则,真的愈来愈幸福。
比方说,虽然婚龄已经算长,刘秀丹的先生还是天天帮她按摩、天天专车接送,也总是昵称她「甜甜」;两个女儿逐渐长大、独立,全家人却还是无话不谈,就连跟男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也会跟父母说;家人之间每周都有固定的分享时间,说一说自己这个礼拜发生的事情、下个礼拜的规画与目标等等,都知道彼此在忙什么。
刘秀丹认为,最适合运用在家庭中的沟通法,就是「洗碗精说话术」跟「我的讯息法」。
洗碗精说话术
「洗碗精说话术」的重点在于分清楚「事实」、「推论」与「意见」,她解释,洗碗精的功能就是把脏污、油水跟碗盘分离,碗盘才会干净,而说话时把事实、推论跟意见分清楚,彼此的沟通重点也才能有效传递,不会模糊焦点。
比方说,如果老公忘记老婆的生日了,常见的沟通情境是: 老婆:「你一点都不在乎我。(意见)」 老公:「我哪不在乎你你在生什么气(意见)」 结果变成意气之争,没有达到沟通的效果。刘秀丹说,如果能先陈述事实,再加上自己的意见或推论,情况也许会比较好,例如: 老婆:「你忘了我的生日(事实),好像一点也不关心我(推论),我觉得你不应该忘记(意见)。」 老公:「我居然忘记了(事实),但我没有不在乎你(意见),请你吃饭好不好」
我的讯息法
而家庭生活中常常会有情绪上来的时候,此时就很适合用「我的讯息法」。刘秀丹解释,「我的讯息法」分为3个重点,包括:
● 感受—诚实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 ● 问题—具体描述问题发生的状况 ● 期待—说出你希望事情怎么做比较好
比方说,当女儿晚归时,父母如果只是破口大骂,很容易造成沟通无效,此时就可以说:「我很担心、也会生气(感受),你比我们约好的时间晚回来,又联络不上(问题),希望你以后如果无法准时回家,一定要先让我知道(期待)。」如此一来,既能表达情绪,又能解决问题。
家庭中沟通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讲话的神情跟语调。社会心理学家麦拉宾(Albert Mehrabian)发现,当我们评断一个人时,根据话语本身(包括谈话内容、言词意义等)得到的讯息约占7%,从听觉(例如声音大小、语调等)得到的讯息约占38%,这又被称为「副语言讯息」,而从视觉(例如表情、动作、态度等)得到的讯息约占55%,这些讯息也被称为「非语言讯息」。
「也就是说,你『怎么说』比你『说什么』还更重要!」刘秀丹说,想要用说话带来幸福,除了要注意说话本身的内容外,更要注意说话时的声音品质跟整体视觉感,特别是神情跟语调,在家庭当中,以真诚、自在、令人舒服为重点。
「语言趋同」的力量真的很强大,刘秀丹说,大家不妨利用搭计程车时做个实验,「倘若对司机好言好语、先感谢司机能载你到目的地,司机通常态度也会变得温和,甚至会在下车时跟你说谢谢或下车小心,」萍水相逢的人尚且如此,日日相处的家人,若能好好沟通,幸福自然水到渠成。
家庭生活3大常见状况,阿丹教你这样说
家人日日相处,难免有许多摩擦,许多沟通的原理原则众人皆知,但真遇到状况来临时,能否平心静气、好好运用,又是另一回事,《未来family》整理出家庭生活中常见的3大状况题,请阿丹老师为读者示范在紧要关头如何好好说话、有效沟通。
常见状况1→孩子太自我,不在乎家中其他成员的感受,例如,一大早闹钟就响很久,孩子已经起床去刷牙了,也不关掉闹钟,吵得全家都烦躁起来。
阿丹这样说:「你起床了但闹钟还在响,让人听了觉得焦躁,妈妈希望你赶快关掉。」也可以用直接请求的方式说:「请把闹钟关掉。」 NG说法:「你干么不把闹钟关掉呢」
重点是→ 1.尽量不要有太多情绪,以确保讯息能清楚传达。 2.「你干么不…」这类型的反问型句子,容易让对方觉得你高高在上,最好能避免用这种说话方式。 3.事过境迁之后,可以跟孩子讨论情况,也许孩子是觉得闹钟在自己房间、外面听不到,或者是早上起床还在恍神真的忘记关闹钟了,说开之后,以后比较不容易遇到同样的情况。
常见状况2→课业压力愈来愈重,孩子还想玩社团、当干部、办活动等等,或者是太爱玩手机、打电动,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好好读书。
阿丹这样说:「妈妈看到你考前还在忙活动/功课很多却还在玩游戏,觉得有点担心,不知道妈妈这些担心是不是多余的呢」
NG说法:「你还要玩到什么时候有必要搞这些吗」或者是「我再也不要管你了!」
重点是→ 1.尊重孩子是自己生命的主人、能为自己的决定负责,父母别把所有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2.别把「行为」跟对方的「个性」画上等号,若用责备的语气说话,容易让对方有被贬低的感觉。 3.不要去评价发生的事情,只讲事实,确保讯息清楚。
常见状况3→先生生活习惯跟自己不一样,对卫生的标准低很多,例如上厕所时如果把马桶弄脏了,也不刷洗善后。
阿丹这样说:「老公,你刚刚忘记清马桶了,那我帮你清啰!」如果心中还有点生气的话,可以继续补充自己的感受与期望,说:「我看到马桶脏脏的,感觉不太舒服、感觉怪怪的,希望你以后记得清。」
NG说法:「老公你真的很脏耶,把马桶弄成这样。」或者是「你为什么不清马桶」、「你每次都不清马桶!」
重点是→ 1.不要使用形容词,形容词会跟人连接在一起,容易让对方有被全盘否定的感觉。 2.不要用「你为什么不…」、「你总是…」、「你每次都…」,容易挑起对方的防卫情绪。 3.确保自己的情绪算是平稳之后,再进行沟通,如果连自己都还很抓狂,缓一缓再说。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2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