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可以「谈恋爱」感情的三堂入门课妹妹上幼儿园后,生活里的男生突然多了起来,男同学也会很自然地当着我的面说:「她好可爱喔!」校外,妹妹还有个「小男朋友」,三岁多的年纪却非常欣赏妹妹,直对人说是他的「老婆」。别看他年纪小,其他小女生过来想牵手,他还会把手推开说:「我已经有某某某了。」这位小
可不可以「谈恋爱」感情的三堂入门课
妹妹上幼儿园后,生活里的男生突然多了起来,男同学也会很自然地当着我的面说:「她好可爱喔!」
校外,妹妹还有个「小男朋友」,三岁多的年纪却非常欣赏妹妹,直对人说是他的「老婆」。别看他年纪小,其他小女生过来想牵手,他还会把手推开说:「我已经有某某某了。」这位小弟弟「爱」得很认真,去哪旅行都会想到妹妹,在一起玩的时候眼神发亮,情不自禁地还会从后面抱住高他二十公分的妹妹。
从生活情境开始「谈恋爱」
看起来逃不了这关,所以我们很早就得开始「谈恋爱」。一方面,搭配着孩子的生活情境趁机谈论感情,比较不会感到这么「别扭」。另一个好处是,孩子习惯了在家里讨论感情的各种话题,长大之后,父母也不会难以启齿。
只是,该怎么跟似懂非懂的孩子谈论抽象的「爱」呢许多词汇都还不懂的孩子,又能怎么体会感情的丰富层次和差别呢
「初阶课程」就从生活的情境中,自然开始。
第一堂课:以父母为示范
首先,父母是孩子接触两性关系的「示范」。我和老公从不避讳在孩子面前拥抱、亲吻。有时,我还会故意跟妹妹说:「你不要惹我老公生气,欺负我老公喔,小心我找你算帐!」
父母感情的细腻互动,会影响孩子未来对感情的「需求」,潜意识里会把喜欢的部分保留下来,建构初步对感情的向往。若父母感情不好,那么缺乏的那部分很可能就会让孩子「向外讨爱」,成为未来两性感情中不自觉的「弱点」。
孩子也能从生活中观察,妈妈与男性朋友们相处时有何不同什么动作不会做什么话不会说这些都是很好的讨论素材,而这些细节,能够协助父母传达非常多的「隐性」讯息。
有一次,我们一起讨论「眉来眼去」这个表情到底代表什么。
爸爸故意说:「挑眉毛、动眼睛,说不定只是在表达事情、说什么秘密,不想让别人知道的方法啊!」妹妹说:「才不是呢,那是代表喜欢啦!」不要表错情,也不要会错意。小心拿捏每一种表达,是避免误会很重要的关键。
第二堂课:分辨「喜欢」的不同层次
第二步,则是分辨「喜欢」的不同层次。
孩子比较能心领神会「有点喜欢」和「非常喜欢」,但「喜欢」和「爱」的不同,就得藉由其他事物来比拟和传达。
动物通常是很好的练习对象。比如说,妹妹喜欢去动物园看动物,但是当她看到某地区黑熊接近精神崩溃、老虎无精打采的样子,就是给她机会教育「爱」的时机。爱不是占有、爱不是强迫对方配合,而是希望对方能快乐、自在并自愿靠近,那种关系才是真正的拥有。
原本妹妹还吵着想要养猫,现在也渐渐知道「宠物」的意义有点自私了。从动物延伸到人,我顺势告诉妹妹:「未来要是谁告诉你『若你不如何如何,就代表不爱我或我就不爱你了』的这种话,绝对不是一个真正懂爱的人。」
当然,这句话也要用来随时提醒自己:做父母的我们,有没有也常这样「出言恐吓」还是我们竟然就是「恐怖情人」
第三堂课:拒绝与欣赏
初阶课程的第三课,该来谈「拒绝」这件事。
妹妹的个性擅长说「不」,也许表达直接而清楚,但不免有时让对方尴尬无比。同年纪的孩子不一会儿就恢复信心,蹦蹦跳跳,但随着年纪增长,周遭的人愈来愈复杂,这样的表达方式就容易引祸上身。
藉由妹妹第一次被表白,我们在房间里玩起「角色扮演」,妈妈设计了各式各样的情境,当然也扮演死缠烂打的臭男生角色,哈哈大笑之余,一起讨论「拒绝」别人的方式有哪些。
这游戏就是请孩子回想自己被拒绝的经验(通常来自父母或同性朋友),再协助孩子归纳出来,拒绝不一定要用说的,肢体动作、表情、语气,甚至信件,都能表达某种程度的拒绝,讯息轻重不一,可以随着对方的接受程度而选择变化。学会这些拒绝工具,是让妹妹能在不同情境下,使用适合的方式。
但我告诉妹妹,不论怎么拒绝别人,一定要表达出「谢谢你欣赏我」的态度。别人的肯定是自己的福气,人际之间有很多种关系存在,若对方愿意,也可能成为很好的朋友。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2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