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执中的倾听与理解身为一个心理师,我以专业人员的身分在学校工作了相当多年,在许多学校间来来去去,和许多辅导教师及特教老师共同协助孩子面对许多学校中适应的心理与行为困扰。我还记得有次我和一位特质比较固执的孩子妈妈会谈,印象中妈妈满脸愁容,非常苦恼地说着孩子从小到大的情绪起伏
争执中的倾听与理解
身为一个心理师,我以专业人员的身分在学校工作了相当多年,在许多学校间来来去去,和许多辅导教师及特教老师共同协助孩子面对许多学校中适应的心理与行为困扰。
我还记得有次我和一位特质比较固执的孩子妈妈会谈,印象中妈妈满脸愁容,非常苦恼地说着孩子从小到大的情绪起伏总是令人捉摸不定,乖的时候像天使,坏的时候又像魔鬼,令家人实在是很难预期跟掌握,往往也就出了很多的失控结果,虽然问题大部分来自于孩子固执的个性,然而十几年来妈妈用尽各种方法,好话说尽、打骂不停,而孩子只要一发现母亲因为他而不开心的时候,便会出现很大的情绪反应,也不管妈妈是否理他,孩子就是不断的挑衅妈妈,从跑到母亲跟前瞪着妈妈,到乱摔家中的物品,结果往往一发不可收拾,两人都在情绪的漩涡中流转,家中的气氛也因此凝滞。
当妈妈描述孩子的状况时,眼神也流露对孩子的不舍与矛盾。我在母亲的陈述之间,一边想着孩子的状况,同时体会着妈妈的心情。
我问妈妈:「对妈妈来说,孩子从小带到大,他一定也让您吃了不少苦头吧」
妈妈顺着说:「是呀,其实我刚带他的那几年,常常因为无法安抚他的情绪感到很挫折,所以有时候生气时忍不住,我会对着他大骂『我怎么会生下你这种儿子,上天真是要你来折磨我的』、『早知道这样,你不如不要出生还比较好』,我现在想想其实好不应该…」
我稍稍整理了自己的思绪,摆荡在妈妈与孩子的冲突之间。这对相爱的母子俩儿,因为对彼此的愧疚而不自觉地在情绪当下隐隐地折腾着对方。
「妈妈,我能够体会照护孩子的辛苦,我也感受到您对孩子就如同孩子对您彼此有着深深的爱,但同时我也可以体会,对孩子来说,从小在妈妈耗费这么多心力与压力中长大,他知道是您的爱在保护着他,但看着自己闯下的祸,每次都是妈妈来收拾善后、三不五时就因为无法控制的情绪而把妈妈也拖进低气压里,他想必也很心疼您因为他一路来遭受的种种折磨,他也为自己的无力感到挫折,他好爱你,以至于当你因他生气时,他好害怕这样的生气是妈妈对他不爱的证据,因此他难受、痛苦并且不断地想要测试你,想要看到你对他的爱不会因为这些错误而改变…」
妈妈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两行热泪扑簌簌地滑过脸颊。
每一位爸爸妈妈都爱着他们的孩子,孩子也是。只是当我们在与孩子互动时,往往容易因为孩子能力与我们期待的落差或是无心之过而生气。年幼的孩子尽管对情绪的觉察很敏锐,但对引发情绪的事件细节却很迷惘,面对自己的行为引发大人的生气,孩子很直觉就会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是这种「做错」的感觉也容易和一些重要他人的关系牵扯在一起,而放大了生气的意义与后果,让比较敏锐的孩子误以为自己做错事让家人生气,所以妈妈(爸爸)因此不爱我了,这种状况往往也随着大人将心中的想法不加修饰的说出口,而更加伤害了彼此的关系。
让孩子知道爸妈生气的是他的行为,爸妈还是爱他的
我接着说:「所以,或许妈妈在生气时,也可以试着让孩子知道,生气是很正常的反应,也是每个人的权利,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让你在这个时候感到不舒服,感到生气,但是重点是孩子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学习到;生气不代表不爱,妈妈(爸爸)还是很爱他,甚至妈妈也可以在处理完事件后抱抱他,把你的爱温柔地告诉他…」
妈妈静默了一会儿:「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问题,我不知道孩子心中也有他的担心…而我更不知道这样的担心是因为我的生气引起他的焦虑,或者是背后更多深层的担心…」
我们的孩子,单纯得像张白纸,爸妈的生活就是他世界的全部,而爸妈的照顾也是他安全感的基础,爸妈的举止之间,无一不是牵动着孩子的心情。在孩子逐步迈向成长的过程中,来自父母的爱、关怀与对待,成为他面对人生未知的支持力量,成为他跌倒受伤的呵护所在。但大海不总是风平浪静,家庭也不乏有争吵,若我们大人在每一次的冲突与争执中,能够清楚自己情绪的底线,不用情绪做为对彼此关系断裂的威胁,这样孩子便能够同时学会在安全的关系中关照彼此的情绪,我相信这些经验对孩子会是一项重要的学习,也会成为他日后在各种关系中宝贵的资产。
我看着母亲缓缓地离开,脸上那抹浅浅微笑中洋溢着暖暖的幸福,也烘热了我的心。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2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