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助孩子走过青春期,走进孩子的青春期感悟

协助孩子走过青春期,比功课好更重要没有人乐见自己中年失业,即使投资绩效良好,无须忧虑家庭生计,也不该沾沾自喜,因为靠买卖股票就能维生,绝对不是应该给予子女的正向榜样。不过,就教养子女的这个层面来说,却又印证了中国那句俗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时三个子女陆续进入国、高中就读,因为我已不再上班,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协助孩子走过青春期,走进孩子的青春期感悟

协助孩子走过青春期,比功课好更重要

没有人乐见自己中年失业,即使投资绩效良好,无须忧虑家庭生计,也不该沾沾自喜,因为靠买卖股票就能维生,绝对不是应该给予子女的正向榜样。不过,就教养子女的这个层面来说,却又印证了中国那句俗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时三个子女陆续进入国、高中就读,因为我已不再上班,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陪他们走过彷徨叛逆的阶段,一方面让他们不致走岔了路,二方面可以顺着他们的天赋去发展。

我常跟别人说:「子女在小学的时候,全家是夏天;进了高中,全家是秋天;进了高中,全家就成了冬天;一直到他们上了大学,全家才又回到春天。」我们家还没有四季这么分明呢!因为当大女儿(以下都称姊姊)进入高中时,双胞胎儿女(以下都称弟弟、妹妹)也进入了高中,我们家真是既凄凉又寒冷。

姊姊国高中都念家里附近的公立完全高中,弟弟念的则是私立的音乐班,妹妹高中在家里附近念,高中则考上北一女。三个子女后来都考上国立大学,一个政大,一个台艺大,一个台大。或许有人认为,三个子女都考上好学校,就代表我的教养是成功的,我倒不以为然。我不会矫情地说,我并不重视他们的学业成绩,我只能说,我不是只重视他们的学业成绩。我和绝大多数的人一样,没有能力去冲撞现行的教育体制,然后说一番教育应该如何如何的大道理,或是把子女送到国外去求学,我只能在这个框架下,去适应它,去得到相对较好的结果。

在以下的章节中,我不会把重点放在如何协助他们考上好大学,而是会聚焦在如何协助他们走过青春期,这个对我来说,应该是比功课好更重要的事。我先来分享一个我最喜欢的有关亲子教养问题的比喻。

有一个老师带了一个空的奶粉铁罐和三个袋子进了教室,然后把第一个袋子里装的高尔夫球放进铁罐里。

装到满出来之后,他问学生:「还能继续装吗」

学生说:「不行了。」老师摇摇头,拿出第二个袋子里的鹅卵石又放进铁罐里。因为鹅卵石较小,可以填补高尔夫球留下的空隙。放了一些鹅卵石进去之后,终于又满了。

他再问学生:「还能继续装吗」

学生这次学乖了,回说:「还可以。」老师笑笑,再把第三个袋子里的细沙倒进铁罐里,这时才终于把铁罐完全填满。

如果我们把装填的顺序颠倒,也就是先放细沙进去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再装鹅卵石和高尔夫球了。这个比喻其实就是在讲亲子教养的优先顺序。我认为高尔夫球代表的是我对子女最重要的要求,也就是「努力」和「善良」,鹅卵石代表的是和谐的亲子关系,细沙则代表了遵守规定和升学期望。

每个人对子女教养的优先顺序不一样,特别是很多家长会把细沙当做第一顺位,那肯定会带来最紧张的亲子关系。一旦紧张之后,家庭就不可能和乐,届时父母讲再多的道理,子女也听不进去了。

当然,我也不会矫情地说,我把子女都当朋友看待,那也不对。我一向秉持的立场是「抓大放小」,只要他们偏离「努力」和「善良」,我就会成为严厉的父亲,否则不会太计较他们的小过小错。

「欺骗」对我而言,就是子女绝对不能逾越的红线,一旦犯此天条,我才会真正发飙,印象中的次数,大概五根手指以内就可以数完。子女犯错,只要他们愿意承认,我其实不太苛责,因为在成长过程中,知错能改,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经验,但绝不能用说谎来回避。一旦欺骗成性,长大后就不可能是「善良」的人,也不可能会是一个「努力」求上进的人。

沟通只是彼此妥协,黑脸白脸绝对无效

各位或许会怀疑,怎么前面那一篇都在讲「我」的教养态度,而不是「我们」(我和老婆)的教养态度呢

在子女的教养问题上,我和老婆一开始常常意见相左,甚至让我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其中最大的冲突点,是她始终认为「规矩」是非常重要的。家有家规,校有校规,都是必须遵守的,而后者更是没有任何妥协的空间,是绝对不能违反的。相较之下,我在这方面的态度,却让她觉得我似乎是在默许他们不必太在意,甚至已经到了姑息的地步。

我想,这是绝大部分的家庭都会面临的问题。很多亲子教养专家给的建议,一定是夫妻要经过充分的沟通,然后找出共识来,但我却认为这是很制式,而且过度理想化的做法。父母当然都是为了子女好,但是谁能保证沟通之后所采行的方法一定就是最好的

子女教养是不能重来的,也没有「早知道」这回事,一旦所采取的方法产生反效果,那是覆水难收啊!况且,沟通所得到的共识常常是彼此妥协后的结果,可能更无法解决问题。有些父母或许会采取「一个扮黑脸,一个扮白脸」的方法,当一方严厉后,另一方就负责缓和气氛,让子女比较能接受。我个人认为,这是更差的做法,因为子女会无所适从,久而久之,他们根本就会看穿这些伎俩,从此不当回事。这种黑脸白脸法,到最后就是该要求的事情总会打很多折扣,甚至还不如两个都扮黑脸算了。

有趣的是,以前我们总说「严父慈母」,但就我身边很多朋友的例子来看,现在大部分都是「慈父严母」。可能是父亲都忙于工作,子女教养就交给母亲负责,为了让自己下班后,不要为了管教问题影响休息,干脆就当和事佬,所以相形之下,现代父亲多半慈祥,母亲反倒相对严厉了。我们家怎么做呢在「我不上班,老婆要上班」的现实状况下,我决定负起绝大部分的教养责任,因为毕竟我比较有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子女可能发生的问题。我们沟通的结果,就是由我一肩扛了。

此外,老婆来自一个非常严厉的传统家庭,她很难忍受子女有太多的意见,因为她从小就是一个不敢顶撞父母的乖小孩。我们四、五年级生,从小在威权教育体系下成长,但社会越来越民主多元后,当年我们父母的那套方法真的只能束之高阁了。我们只能自叹「生不逢时」,当年都是顺着父母的意愿去发展,没有自我,但现在却只能依着子女的志向,从旁去协助护持,让他们发挥自我。

有一年的春节前夕,老婆要求大家一定要彻底整理一次自己的房间,而且非常坚持。我真的有点担心,最后会不会发生严重的冲突不过,子女这次出奇地听话,非常认真地把房间收拾得焕然一新。我事后检讨,此次过关的原因有二,一是我和老婆都有以身作则,绝不是只要求他们要做到整洁而已,二是他们应该认为一年整理一次,已经是父母可以容忍的最大限度了。

虚拟资料各个名师课程,学习资料免费送,送你18套价值1800的视频资料,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顺,添加 微信公众号:bzfj855 回复:免费领取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2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