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叫我屁孩!我可以自己来我一直想写一本书,是给孩子们看而不是给父母看的,属于他们青春生存笔记本。孩子的世界也是活生生具体而微的社会,只是比例缩小,杀伤力没那么大而已,但我们真的有把孩子的世界当一回事,了解孩子也有压力只是跟我们的不同吗「都是大人教我该这样做,该那样做,何时我也可以自己来」这是我门诊遇到的孩子们
别叫我屁孩!我可以自己来
我一直想写一本书,是给孩子们看而不是给父母看的,属于他们青春生存笔记本。
孩子的世界也是活生生具体而微的社会,只是比例缩小,杀伤力没那么大而已,但我们真的有把孩子的世界当一回事,了解孩子也有压力只是跟我们的不同吗
「都是大人教我该这样做,该那样做,何时我也可以自己来」
这是我门诊遇到的孩子们共同的心声,他们的困扰十之八九都与大人有关,只有小部分是同侪问题,而同侪问题的无法处理,也常常与缺乏大人的带领有关。
一方面巨细靡遗的帮孩子规画人生铺好路,一方面却忽略交朋友兴趣嗜好此等小事,以至于孩子处理生活事务的根基薄弱,一遇到同学排挤、选社团问题就被击垮。大人一方面做太多,一方面却做太少,天儿啊能不能刚刚好
不相信他们选朋友的眼光,不相信他们选社团的眼光,甚至不喜欢他们穿的衣服不喜欢他们听的音乐迷的偶像……别跟我说你没有。
因为他们还小嘛。
我们这些大人,严重不相信小孩可以拥有自己的力量,一切都是闯入式铺好的路,何时愿意让他们自己来
我们愿不愿意相信,就算他们的力量微薄,也想要自己试试看
我试着用他们的眼睛来观看,如何面对世界,解决问题,而不是用大人眼中的应该,于是我从成长的过程中整理出几大项问题,并用许多小故事来让孩子参考:
-了解爱与被爱
谈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理同侪间的喜欢与不喜欢,在家庭里如何与家人互动,在保有自由与顾及家人感受之间,维系与家人的感情。
-搞定生活麻烦事
遇到重大疾病,大型灾害该怎么办,父母离异、霸凌等问题该怎么面对,这些连大人自己也搞不定,身为孩子该怎么办。我试着让孩子在故事中找到支持自己的力量,抚平内在焦虑与伤痛。
-关于我自己
对于「我是谁」「我想成为谁」的各种想法,包括我的外型,长相,发育,性别认同与喜好等,因着这些想法而产生的情绪该如何处理。
期待在这些故事中,为人父母可以试着理解他们的能力虽有限,无助与无奈的困境,虽然觉得心疼,但总能在旁静静的守候,适时的扶他一把,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方法,我们无法替他们过属于他们的人生。
虽然我有时看不惯,给了她手机就非得拼命滑,拼命讲电话吗一直抓额头上那几根浏海是啥意义那些叽哩瓜拉Rap到底是在念个啥还有,为什么非得穿整身黑不拉基的衣服,是家里有事吗
谁叫这就是青春啊。
我家的屁孩,喔不,现在不能说屁孩了,他们正在为成人期做准备,试着自己发声,自己解决。我得先面对自己不放心的情绪,并与所有的父母们共勉,给自己与孩子一点距离,站在他们需要就构得到的地方守候,陪他们一点一点的长大。
以上内容参见新书「别叫我屁孩,我可以自己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2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