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有这样的疯狂失态事件,让我有机会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好好的反省:我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父母“谷谦,你再不出门,我们就要迟到了!你-快-点!!!”我的声音因为极度的愤怒而变得急促和尖细。整个早上,谷谦都是慢慢吞吞的完全不配合,对我的话充耳不闻,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眼看我们
感恩有这样的疯狂失态事件,让我有机会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好好的反省:我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谷谦,你再不出门,我们就要迟到了!你-快-点!!!”
我的声音因为极度的愤怒而变得急促和尖细。整个早上,谷谦都是慢慢吞吞的完全不配合,对我的话充耳不闻,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眼看我们就要错过出门的时间,我非常的心急和焦虑,我的声音明显的提高了8度,我的脸开始变形扭曲,眼中都是怒火,身体因为气愤而僵硬笔直,但是谷谦根本没有察觉到我不同寻常的语气和神态,仍然不愿意离开他的玩具,仍然在磨磨蹭蹭。于是,我的情绪在那一刻完全崩溃,我很生气的将他的书包和午餐盒用力的扔在地上,开始对着他狂吼狂叫,这个方法奏效了,他因为害怕而大哭的离开桌子,哭着跑过来抱我,正在气头上的我把他推开,警告他离我远一点,我疾言厉色的恶狠狠的数落他,他的哭声因为我的狂吼而越来越凄厉,最后两个人仓惶的离开了家,飞奔上车去了幼儿园。
那是5年前发生在英国的一个事件,事件中的谷谦只有3岁。现在回想这个事情,我的心中仍然有一些不忍、有一些惭愧、有一些懊恼,我实在是不喜欢那个生气抓狂的又吼又叫的妈妈,而且谷谦是那么的小,惹我生气只是因为动作太慢。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可以理解当时我的情绪和我的崩溃,我感恩有这样的疯狂失态事件可以让我有机会好好的反省:我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妈妈。
时间拉回来今年的5月,8岁的谷谦在跳绳,如果他可以连续跳100下,我就会给他一个“小星星”贴纸,当他有50个贴纸的时候,他就会有小礼物。他跳完绳,我们之间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谷谦:妈妈,我跳了101下,我可以拿一颗“星星”!
我:你确定你有跳101下?
谷谦:我确定。
我:谷谦,你跳绳的时候,妈妈都有数,你只有跳75下,你觉得我会给你贴纸吗?
谷谦听到我这样说,气急败坏的把跳绳仍在地上,冲过来生气的对着我的身体打了一下,很大声的说:“妈妈,我明明就有跳101下,为什么我没有贴纸?”
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谎言被戳破还动手打人的小男孩,这样的行为应该是最让父母生气抓狂的。
但是当了8年妈妈的我,用异常平静的语调回覆这个恼羞成怒的孩子:“谷谦,我再次告诉你,爸爸和妈妈最讨厌撒谎的人,你撒谎还要打人,请你想一想:这样的行为对吗?”
谷谦听完开始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生气的用脚踢我,我躲开,仍然很平静的告诉他:“请你不要踢,你不可以踢任何人,尤其是你妈妈。”谷谦不理会,哭声更大,脸上满是鼻涕和眼泪,对着我大喊:“我明明就有跳101下,你为什么说我没有?!”
我不想在他情绪暴走的时候和他争辩,所以我告诉他:“请不要哭闹,等你平静下来我们再好好谈。”他听了之后仍然很生气,冲过来对着我又踢又打,我选择两手抓住他的双手,身体和他贴在一起,让他没有办法对我动手或动脚,我仍然非常的平静,我看着他,音量没有变大但是语气很坚定:“林谷谦,妈妈力气比你大,但是我从来都没有打过你,请你不要打我或踢我,我不允许任何的暴力行为出现在我的家庭!”
谷谦的哭声更大了,是那种很悲痛欲绝的大哭大闹,他哭着喊着:“放开我,放开我!!放开我!!!”我说:“如果你平静下来,答应我不再打我或踢我,我就放开你。”他不听,全身扭来扭去想挣脱,哭声惊天动地,我家住12楼,后来大楼管理员告诉我,他那天早上在一楼都有听到谷谦的哭声!
情绪大崩溃的谷谦不愿答应我他可以不动手打人,也没有办法挣脱我的束缚,于是他尝试着把他的脸凑在我身上,目的是把脸上的鼻涕和眼泪都抹在我的身上,这一招他得逞了,但是我没有生气,他看到我没有反应,对着近在咫尺的我,做了一件从来都没有做过的事情:吐口水到我的脸上!我的反应?我仍然没有生气,我松开他转身就走了,因为口水在脸上实在是很恶心,我需要洗脸。谷谦的反应?将地上的跳绳捡起来凶狠的丢向匆匆离开的我。
我们回某地3年半,这样惊天动地的哭闹和叫喊三不五时在家中要上演一下,这样的闹剧是两兄妹轮流演出,通常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引发的情绪大崩溃,很多时候是一发不可收拾,要闹很久才可以收场,我们家的不同之处是,两兄妹在情绪激动的时候都会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而用暴力来攻击人是最不可以让父母所能接受的,所以闹剧中经常会夹杂着理智线完全断裂的爸爸的怒吼和狂骂。
育儿路上难免情绪失控,但请不要让吼叫成为家常便饭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这两个亲身经历的育儿事件,是想告诉所有的家长:为人父母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的不容易,(因为太不容易了,所以连续用三个“非常”!)在育儿过程中的我们难免都会生气抓狂,对孩子吼叫是不可避免的。
只是,如果5年前的我会因为谷谦磨磨蹭蹭而大吼大叫,现在的我可以在他撒谎和攻击的时候仍然可以心平气和,那么我觉得其实每一个家长都有潜力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吼叫成为家常便饭。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以身作则的人,我提倡汐游的家长要用爱心和耐心陪伴孩子的成长。我家的两个孩子都非常的有挑战性,我在他们无数次的大崩溃之后慢慢的成长为我目标中的妈妈:不吼不叫、不用情绪处理大哭大闹的孩子、温柔坚定的说一不二,我的孩子非常有效的帮助了我提高了EQ,我其实心中一直很感恩(真心话!)。
这个顺序理清了,很多的育儿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这个自身的修身养性过程中,有一句话对我的影响至深:「如果你想被理解,你先要去理解别人。 」
经常会听到家长们不满的声音:我真的搞不懂我的孩子,他都不听我的!如果你不懂孩子,其实我们需要做的是去认真听听他们怎么说,我们需要理解孩子们的共性和个性,然后我们才可以被理解,他们才会听我们的。
通常,小孩子都不听父母的教导,他们也不会察言观色,他们更不会管理情绪。这些共性都和大脑发育息息相关,婴儿出生的时候的大脑只有25%,大脑分为低层和高层,婴幼儿的大脑结构属于低层:控制呼吸和心跳、原始条件反射等,大脑的高层部分为逻辑、计划、分析和情绪管理等等,这一部分需要很多的亲身体验之后,慢慢的在成年之后的20几岁才发育完成。
所以,理解孩子的不同年龄段的发展共性以及大脑的发育,你就会释怀孩子们很多的不可理喻的“顽劣”行为。我经常把小孩比喻成迟暮老人,小孩子的大脑在发育阶段,老人的大脑在衰退时期,他们的共性是两者的大脑都不健全,如果你不会对家中有轻度“老年痴呆症”的长辈大叫,那么你更不应该对正在大脑发育的小孩怒吼,因为虽然他们都讲不听,但是发展中的他们的模仿力绝对是一流!
很多时候你的抓狂是因为你自己的压力或者情绪不佳 孩子的行为只是最后一根稻草
下一次,在生气吼叫之后不要把重点放在孩子做了什么事情所以你失控了,请把重点放在你如何做到底线被挑战之后仍然不生气,或者不那么的生气,如何提高自身的情绪管理更是我们每一位父母面临的重大人生课题,观照心和反省能力是我们不断从错误中学习的前提。
我非常理解你的情绪失控,育儿路上的大吼大叫是不可避免的,请不要太自责,但是,请不要让吼叫成为家常便饭,你可以做到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2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