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认为:「虎妈狼爸」和「割草机父母」会让孩子在压力下影响记忆、逻辑、决策的能力家庭教养方式影响我们应对压力的模式心理学家们认为,有些人在成年之后,总是以某种固定的模式应对压力,与他们所受到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关。一九六五
心理学家认为:「虎妈狼爸」和「割草机父母」会让孩子在压力下影响记忆、逻辑、决策的能力
心理学家们认为,有些人在成年之后,总是以某种固定的模式应对压力,与他们所受到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关。
一九六五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提出了衡量家庭教养方式的两个象限:
回应(parental responsiveness),即父母对孩子需求(生理、情感等)的回应程度。
要求(parental demandingness),即父母对孩子自身成长、独立、责任承担等的要求。
根据这两个象限,家庭教养的方式可以被分为:低回应高要求、高回应低要求、低回应低要求和高回应高要求。
低回应高要求:虎妈狼爸与不停战斗的孩子
在这种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高,他们希望孩子是完美的、优秀的。同时他们对孩子的回应又是有限的、有条件的,孩子需要透过不断努力达到完美,才能获得家长的关心和爱。这让孩子习惯用战斗的方式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包括试图战胜一切压力。
然而,这容易让他们凡事都过度坚持,甚至有些完美主义(不仅追求完美,同时无法容忍缺憾)。可能会使他们无时无刻都处于战备状态,无法放松地投入生活,不仅可能引发焦虑、免疫、消化、心血管等疾病,甚至可能改变大脑的功能结构,进而影响个体的记忆、逻辑、决策的能力(均与过高的皮质醇水准有关)。
高回应低要求:割草机父母与总是逃避的孩子
割草机父母指的是为了孩子的成功,随时赶在孩子前面将杂草清除,为孩子摆平成长道路上一切困难的家长。这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却缺乏对他们的基本约束(discipline),以至于孩子一遇到困难就想逃避,希望得到父母保护,无法独立承担责任。
事实上,不断逃避并不会让他们免受压力的伤害。当他们习惯于逃避的时候,一点点困难都有可能引发压力反应(交感神经系统的启动)。
与不停战斗的孩子相似,他们也会因此受到过高的皮质醇水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如此,习惯性逃避,还可能让他们更容易感觉到自己一事无成,进而产生消极的挫败感和无望感。
低回应低要求:缺席的父母与消失的孩子
这些父母既不关心孩子的需求,也对孩子没有期望。长久以来,关爱的缺失让这些孩子觉得自己唯有消失,才能感受不到被忽视的痛苦。因此,他们习惯于隐匿于人群之中,既不敢表现自己、为自己争取,也不懂得逃离、避免伤害,他们仿佛被卡在压力或痛苦的情境之中,直到精疲力竭。
而一味地以消失回避压力带给自己的痛苦,很有可能会让人长期缺乏对自身感受的觉察,使人陷入长久的空虚,甚至连自己内在的需求与愿望都有可能逐渐丧失。
他们总觉得自己疲惫不堪、紧张忧虑,却不知道这种感受缘何而来,可能会引发惊恐发作、强迫行为。
高回应高要求:直升机父母与服从的孩子
直升机父母通常会把孩子当作一切生活的重心,在将孩子的需求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的同时,也对孩子有着不切实际的高要求。这些父母尤其在意孩子的成就和公开场合的表现,因而过度涉入孩子的生活,试图在各个方面施以控制、监视,让孩子对父母唯命是从。
这些孩子习惯于服从,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与边界迎合他人。因而无法发展出健康稳定的自我感,他们的行为往往并非从自身需求出发,而是基于对他人感受的揣测,这可能让他们在关系中无法拒绝别人,过度付出,最终不堪重负。
如何应对压力
那么,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受困于某种模式之中,又想要尽可能摆脱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你需要意识到,人们可以选择在不同的压力情境中,以不同的模式应对压力。尤其很多成年人都遗忘了自己在面对压力时,还有一种选择-暂时停下脚步,休息、调整。
其次,你可以尝试理解自己为何会受困于某种应对模式,可能为你带来怎样的影响,并且试着主动做出调整,比如,再次面对「不可企及的目标」时,不妨知难而退,或者再次遇到充满挑战的机会时,不妨迎难而上。
最后,一个人承受压力的负面影响程度,不仅与他应对压力的模式有关,还与生活方式和习惯有关。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2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