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孩子聊天?专家教导让孩子愿意沟通分享的4大眉角,当遇上省话叛逆期,求化解不如平日就建立良好沟通家有低年级小学生或初中青少年的父母,都明白在这两大叛逆期的孩子,是如何地「牛」到令人想抓狂!他们经常带着仇恨似地生着气,认为父母不了解他,却又不给父母机会来了解他。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罪小孩,如果不是父母长期培养了
如何与孩子聊天?专家教导让孩子愿意沟通分享的4大眉角,当遇上省话叛逆期,求化解不如平日就建立良好沟通
家有低年级小学生或初中青少年的父母,都明白在这两大叛逆期的孩子,是如何地「牛」到令人想抓狂!
他们经常带着仇恨似地生着气,认为父母不了解他,却又不给父母机会来了解他。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罪小孩,如果不是父母长期培养了孩子的不信任感,孩子又怎会完全不肯透露心事呢?
当心思敏锐的小孩,终于决定勇敢吐露心声时,父母若以忙碌来敷衍搪塞,小孩就会认定在父母心中,任何其他事情都比自己重要,自然就会误认为父母根本不在乎他。若是说出心事时,父母大发雷霆或大肆张扬,小孩得到教训,下次也会宁愿说谎或干脆闭嘴隐瞒。
虽然化解的效果不如平日沟通来得好,但也总比不去化解要好。况且经过一次成功的化解之后,就可以把握机会重新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再度拉近亲子关系。
化解对立的技巧分为四个步骤如下:
第一. 别说「我知道」
在一开始谈话时,如果你就先撂下「我当然知道你心里的感受啊!」、或者是「其实我也晓得你怎么想…」、或者是「我也不是没有年轻过,我知道这是必经的过程…」这些话,或什至是「你别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这种激动语气,只会让孩子反弹,翻着白眼心想:「你知道个屁!你知道的话,还找我谈干嘛?」因为还没谈就说你知道,代表的是一种否定,「我知道」接下来一定是「但是…如何如何」,你说的内容一定立基于对上述事项的批判及矫正,于是孩子尚未开口就已经被你判刑,那么这种沟通还有什么诚意可言呢?难怪孩子的反应会不以为然,觉得并未得到公平机会来为自己澄清。
所以,一开始时请先别急着说「我知道」来拉拢距离,而是要真心地以「我很想知道你是什么感受?」,或「能不能让我了解你是怎么想的?」来让孩子有机会为自己辩白,而且过程中尽量不插嘴、不打断,也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他要讲的你早就知道了,或是表示他的谈话内容很幼稚可笑。如果你对内容有意见,宁愿先拿纸笔记录下来,也不能把话题岔开到别的地方。
第二. 表达关怀的动机
等到孩子把他的立场都讲清楚后,如果你并不能认同,请不要以「但是你明明知道这是错的啊!」或是「你根本不应该做这种事!」这类「结案」的语气来宣判,否则就没有继续往下谈的余地了。
尤其应该绝对避免的,是诸如「你知道这样别人会怎么想?」或者是「你这样叫我面子往哪里摆?」、「我要怎么去见人?」这些说法,因为他会以为你只在乎别人的看法以及你的面子,根本就不在乎他。
比较好的表达方式,是要把你对他的关怀让他明白,譬如说:「虽然你有你的道理,但是我看见你遭遇这样的后果,我心里好难过。」父母在乎的本来就该是孩子懂不懂得保护自己,而不是孩子有没有成为你的耻辱!所以只要向孩子传达你对他的心疼,孩子就会接受善意而软化态度。
第三. 用他的方式帮助他
「我这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许多人都喜欢挂在嘴上,即使你是真的为了人家好,也不能一昧用自己的方式,最好是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才会有效。
当父母开口说:「如果有什么方法能帮助你,我很愿意去做。」时,也许孩子会顺口回一句:「只要你能少骂我几句就好了!」虽然听来很像在顶嘴,但也许这正是他要的呢!如果他只要求你少念两句,并不难做到,又何必多念十几句来解释你念他都是为了他好呢?
有些父母甚至在不自觉中,经常对孩子施予语言暴力,这就更会形成亲子的对立。例如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念书没关系呀!反正你以后变成一个没有用的废人,不要指望我会养你!」或是对爱出去玩的女儿说:「你要是在外面被搞大肚子,你就不要哭着回来找我,我跟你講!」
这些都是极度伤人自尊的暴力式语言,你话一出口,就会像刀剑一样地伤害你的孩子,并且让他们明白你是多么瞧不起他们、不信任他们,你在心里也早已无情地遗弃了他们。
第四. 现在我终于了解
经过了一番沟通之后,对立大约已经解除或软化,这个时候你可以告诉他,你终于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了。
你在一开始时就想搬出来用的「其实我也曾经年轻过,我知道你怎么想的…」那一套,现在倒是适合说说无妨,甚至告诉孩子你年少轻狂时的一些事迹,以及你后来是如何化解它。
如果你也曾和父母对立过,就可以告诉孩子:「真庆幸你们可以不必再我像当年一样留下心中的遗憾,也不用等那么多年、受那么多苦,才知道和父母的对立,其实都只是误会一场。」
希望能对你有些帮助。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2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