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开启人生的可能,人生也有金钥匙你觉得是什么

幸福人生的金钥乐观带来的5大益处多项研究显示,乐观可以为人带来各种益处,包括比较健康长寿、感受较少的压力、做起事来更有动力且较成功、遇到挫折的复原也较快较好等。曾接受「乐观解释风格训练课程」的孩子,也比没有接受课程的孩子明显减少忧郁的症状。效益1.乐观的人比较健康长寿研究指

幸福是开启人生的可能,人生也有金钥匙你觉得是什么

幸福人生的金钥 乐观带来的5大益处

多项研究显示,乐观可以为人带来各种益处,包括比较健康长寿、感受较少的压力、做起事来更有动力且较成功、遇到挫折的复原也较快较好等。曾接受「乐观解释风格训练课程」的孩子,也比没有接受课程的孩子明显减少忧郁的症状。

效益1. 乐观的人比较健康长寿

研究指出,乐观与整体的健康及寿命密切相关。乐观的人较少生病,即使生病也复原得较快,罹患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等风险与一般的致死率都较低,而且比较长寿。

2009年刊登于医学期刊《循环》(Circulation)的一篇报告,由美国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针对9万多名50~79岁停经后的妇女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最乐观的人会减少罹患中风,以及由于心脏与心血管疾病致死的机率。另有研究显示,乐观的乳癌患者有较良好的健康结果。

为什么乐观比起悲观的人更健康?美国心理学教授柏格(Jerry M. Burger)在他的书中谈到,最大的原因可能是,乐观会带来有益健康的态度与行为。例如,乐观的心脏病患者在复健过程中,较能成功减少摄取饱和脂肪、减重与增加有氧能力;其他像是发展宽广的社交网络、在危急时会向朋友求助等,也有助于健康。

此外,2019年公布的一项大型研究也指出,乐观者比一般人多出11%~15%的寿命,较可能活到85岁或更大的岁数。且不管在社经地位、健康状况、沮丧程度、社会融合与健康行为等方面的差异,都是一样的结果。

效益2. 愈乐观的人,睡眠质量愈好

2019年8月刊登于《科学日报》(ScienceDaily)的一篇研究指出,乐观与睡眠品质有显著的正相关,也就是说,愈乐观的人睡得愈好,而且睡眠时间愈长。

该研究是由美国伊利诺大学所进行,以年龄介于32~51岁、来自芝加哥与奥克兰等地的3500多位成人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愈乐观的人愈觉得自己有充足的睡眠,每晚睡眠6~9小时,其中约74%的人自认没有失眠症状,白天嗜睡的情况也较低。

效益3. 乐观的人更能积极面对压力

擅长压力管理的美国作家史考特(Elizabeth Scott)在〈乐观有很多好处〉一文中提到,比起悲观或注重实际的人,乐观的人通常感受到较少的压力。他们认为负向事件是很容易克服的小挫败,正向事件则证明了还有更多的好事会发生,也会愿意接受更多的挑战。

研究显示,乐观的人更能够积极的面对压力。 2013年7月,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Concordia University)的心理学系公布一项新研究:具有愈正向的人格特质,压力荷尔蒙(皮质醇)就愈趋稳定。

该研究花费6年时间,追踪165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搜集5次唾液样本以监测皮质醇浓度。参与者要报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压力水准,并在过程中察觉自己是乐观或悲观的人。每个人的压力水准是根据自己的平均值来衡量,呈现个人如何处理压力的真实情况。

结果发现,悲观者往往比乐观者有更高的压力基线(stress baseline),但当他们经历特别压力的状况时,也很难调节他们的系统,降低皮质醇水准;相比之下,乐观者在这种情况下受到了保护。

另外还有一个惊人的发现:通常生活压力较大的乐观主义者,睡醒后不久所分泌的皮质醇水准比预期来得高。

一般来说,皮质醇浓度会在醒来后达到高峰,然后随着一天逐渐下降。尽管皮质醇被称为「压力荷尔蒙」,但它也是「起床做事」的荷尔蒙,在专注投入于眼前事物的时候,可能会分泌更多。

效益4. 乐观的人较弹性,也较成功

不管面对工作或工作外的事,乐观的人都较具有弹性。即使老板并未对自己的工作给予肯定,乐观的人仍能够力图振作,维持良好的表现。

2019年刊载于《应用心理学》(Applied Psychology)期刊的一项研究,由香港中文大学、德国波茨坦大学等多所学校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探讨性格乐观与工作经验之间的关系,包括收入、工作的不安全感,以及同事与上司的支持。

结果发现,性格乐观会减少工作不安全感,而工作不安全感的减少,反过来又增加乐观的程度。再者,收入在之后的某个时间点会让性格更乐观,反之则不然。性格乐观与同事及上司的支持之间,则没有显著的关系。

此外,正向心理学教练卡本特(Derrick Carpenter)指出,对自己生涯保持乐观看法的人,较可能获得职场上的成功,对工作有较高的满意度。原因很多,包括乐观的人通常比较有魅力、比较能坚持达成目标,也比较容易挥去失败的阴霾,不害怕做新的尝试。乐观的主管可能会更有效的帮助他人,提高生产力及实现目标。

效益5. 有更快、更好的挫折复原力

早在1990年,美国宾州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赛里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等人就于《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发表了一项报告,主要是针对两组大学游泳代表队,进行乐观或悲观解释风格的调查研究。

教练告诉运动员尽全力游出最快的速度,并在比赛结束后,提供错误的结果,加了几秒。这样的差异,小到让人愿意相信,却也大到令游泳选手失望。接着,这些游泳选手休息半小时,反复思考刚经历的失败经验,然后再游一次。

在第二次尝试中,悲观的人平均游得比第一次慢了1.6%,但乐观的人游得比先前快0.5%。在竞争激烈的游泳世界中,乐观与悲观之间的些微差异,就决定了输赢的结果。

由此可知,乐观的人实际上会将失败当做燃料,在未来做出更好的表现。 2013年有关西班牙国家级的角力选手研究也指出,乐观的运动员比较不会感到精疲力竭、丧失自我感,同时对于运动表现有较佳的个人成就感。

「乐观解释风格训练课程」有助于减低孩子的忧郁

看见一个装水的杯子,你看到的是「半空」还是「半满」的状态?解释形态,指的是解释生活事件的习惯方式,一个人用悲观或乐观的不同角度看待周遭的世界,将会走向不同的生命形态。

高雄医学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吴相仪谈到,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暨行为科学家贾克斯(Lisa H. Jaycox)等人曾针对小学学童,实施所谓的「宾州乐观方案」(Penn Optimism Program)。他们根据解释风格理论、采用儿童归因风格问卷,并主张将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视为一种降低忧郁、减少悲观的治疗方式。

该研究设计了12单元、24小时的乐观训练课程,对象为70位具有忧郁症状的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经过乐观解释风格教导后,结果发现实验组忧郁症状显著低于控制组。 2年后的追踪检测,控制组有44%、实验组仅22%的学生显示中度到重度的忧郁症状,实验组也较不会以悲观方式来解释坏事件。

虚拟资料各个名师课程,学习资料免费送,送你18套价值1800的视频资料,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顺,添加 微信公众号:bzfj855 回复:免费领取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3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