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也要学自律,与孩子共用一张「检核表」沟通更无碍与孩子共用一张「检核表」家长:「小宝~你赶快完成学校作业,不要再贪看卡通了!」小宝:「唉呦~你们大人都不陪我,都一直滑手机!你们陪我写啦!」家长:「小宝,如果你再这样下去,每回写作
大人也要学自律,与孩子共用一张「检核表」沟通更无碍
与孩子共用一张「检核表」
家长:「小宝~你赶快完成学校作业,不要再贪看卡通了!」
小宝:「唉呦~你们大人都不陪我,都一直滑手机!你们陪我写啦!」
家长:「小宝,如果你再这样下去,每回写作业都拖拖拉拉,就别怪我把你送到安亲班啰!」
小宝:「我不想去安亲班,我要你陪我写啦!」
仔细想想,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也许是发生在您的好友家;也或许就曾真实出现在你我的家中。
维琴尼亚萨提尔(Virginia Satir, 1916-1988) 世界知名的美国心理治疗师,也是家族治疗的先驱,曾被美国《人类行为杂志,Human Behavior》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而她所提出的冰山理论(Iceberg Theory)的隐喻来披露人类行为的内在经验与外在历程因不一致而引起的种种困顿。人类对外在的应对方式(外在行为)就像我们看见冰山露在水平面以上的部分,这些看得见的冰山其实只是整个冰山的八分之一,另外的八分之七在水平面以下代表着人类心理内在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及自我。
如果我们运用萨提尔的「冰山理论」来剖析前面孩子与家人的对话。我们不难察觉,孩子也许心里想说:「其实,我想要你们陪我做同质性的活动。例如:我写功课,你看你的书、报、杂志之类的;我不喜欢我正在写作业,但你们在做休闲活动(看电视、滑手机),这会影响我的情绪,心里觉得不平衡。」
另一方面,家长想说:「孩子,爸妈整天在外奔波劳苦,面对多方的挑战、挫折与压力,难道回家连放空、喘口气都不行吗而我们这么努力拼搏,不也就希望能给你更好的生活、帮助你拥有更多的资源,而你却不知珍惜,只想着玩乐!」
哇~原来每个人内心的小剧场这么精彩啊!倘若,我们透过「冰山理论」理解了解彼此。现在我们可否重新诠释这则对话,让故事的结局是漂亮的皆大欢喜呢
爸爸:「小宝,爸爸看报纸陪你先把作业完成;之后,我们再好好的放松一下,好不好啊 」
小宝:「好啊!那妈咪~您可不可以煮我喜欢吃的咖喱饭,当晚餐呢 」
妈妈:「小宝都那么认真的写作业了,想吃咖喱!那有什么问题,等你写完作业,搞不好咖喱饭也煮好了喔!」
小宝:「喔耶~太棒了!」
原来,理解对方内心的隐喻,是使冰山融化的温室效应。其实,大家要的都不多:孩子也只是单纯希望能和你用同一张「检核表」。
其实,「检核表」只是引导评量的注意力到所要观察的向度上,并且提供一种方便做判断记录的工具。而萨提尔模式其最终目的主要是:提升自我价值、赋予个人能力,为自己做出选择及负责与一致性的沟通。也因此,我们每个家庭都可以与孩子讨论出符合自家状况的检核表,这样既保有弹性更避免掉无谓的抱怨与愤怒;另一方面也成功地引导孩子,学习如何对自己许下承诺并且彻底实践。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3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