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追求「卓越」而非「完美」,他就不会因为犯错质疑自己的价值追求卓越而非完美众多研究一致显示,只要家长对孩子有合理的期待,他们通常能够展现出相应的学业表现。如果你的期望难以企及,孩子则很有可能会直接放弃。而且,就算他真的表现得可圈可点,也无法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因为他会一心想着下场比赛如何更上一层楼,或是要如何保住冠军头衔。如果孩子全心追求的是「卓越」而不是「完美」,那么他就不会
教孩子追求「卓越」而非「完美」,他就不会因为犯错质疑自己的价值
追求卓越而非完美 众多研究一致显示,只要家长对孩子有合理的期待,他们通常能够展现出相应的学业表现。如果你的期望难以企及,孩子则很有可能会直接放弃。而且,就算他真的表现得可圈可点,也无法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因为他会一心想着下场比赛如何更上一层楼,或是要如何保住冠军头衔。
如果孩子全心追求的是「卓越」而不是「完美」,那么他就不会因为犯错而质疑自己的价值。以下是你可以帮助孩子全心追求卓越的三个方法:
1.问问自己,这份期望是为了满足谁的需求 你希望他成为队上的明星选手好让自己与有荣焉吗?你想要靠孩子的好成绩来证明自己是个好家长吗?千万记得,你设定的期望应该是为了孩子好,而不是为了自己。
2.重视努力而非成果 你应该要说「我希望你可以坐下来读一小时的书」,而不是「我希望你考试拿A」。让孩子清楚知道,坚持不懈和勤加练习才是不断进步的根本。
3.在孩子出现压力过大的迹象时赶紧收手 虽然在孩子愿意尝试的时候,鼓励他坚持下去是好事,但当他心不在此,还逼他咬牙苦撑只会适得其反。如果他说他恨死足球了,或是不想再弹钢琴了,这可能就是你逼得太紧的警讯。
如何教孩子全力以赴 放下完美主义的关键在于减少孩子的压力,她必须学着全力以赴而非表现完美。如果你的孩子不论什么事都想要做到最好,他永远不会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满意。你要教他着眼于自己可以控制的事,像是努力的程度和自己的态度,不要太执着于追求完美结果。
找出灰色地带 留意孩子是否开始出现完美主义心态,最容易辨别的指标迹象就是「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刚成为完美主义信徒的人认为自己如果不是唯一的赢家,那就是彻底的输家。他们会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就认定自己的表现糟糕透顶。如果家中孩子有这种思维,你可能听他们说过类似以下的话:
˙「我数学考超差!写错了两个答案!」
˙「我在舞蹈公演中有几个动作没跟上大家。我看起来一定像是史上最差劲的舞者。」
˙「那场比赛糟透了,我两次试图得分都失败。」
˙「反正我没有入选爵士乐队,继续练萨克斯風也没意义了。」
˙「我在学校歌舞剧的角色选拔会中表现得超差,所以他们给了我一个临演角色。我想我不会再唱歌了。」
如果你的孩子说出类似这种「全有」或「全无」思维的话语,你要告诉他不是什么事都这么黑白分明,帮助他找出两者之间的灰色地带。你可以问:「虽然你犯了一个错,但会不会整体来说其实你做得很好?」或是说:「今年没入选不代表明年不会入选,你还有整年的时间继续练习。」
记得以身作则的重要,你的用语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尽量不要跟孩子说她的数学成绩获得「压倒性的胜利」,或是体操表演「完美无缺」。这类标签很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全有或全无的极端思维。
在谈论自己的生活时,你一样也要避免使用极端的话语。如果你面试工作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没回答好,回家后不要大声嚷嚷自己面试表现得乱七八糟,而是要说自己表现得好和不好的地方。你可以试着用比较持平的方式讲述整个过程,例如:「我觉得自己在过去工作经历这部分回答得不错,但被问到自己最大的弱点时,我的脑袋突然就一片空白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3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