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是为你好」是教养上最容易犯的情绪勒索!大人小孩都该学习,如何脱离这样的困境编按:相信我们都曾听长辈对我们说过:「我都是为了你好。」甚至,我们也曾这么对孩子说过。你知道吗?其实这是教养中最常犯的「情绪勒索」,不管任何事我们都该先静下来听孩子说,也跟孩子好好说明我们的想法,彼此找出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平衡点,
「我都是为你好」是教养上最容易犯的情绪勒索!大人小孩都该学习,如何脱离这样的困境
编按:
相信我们都曾听长辈对我们说过:「我都是为了你好。」甚至,我们也曾这么对孩子说过。你知道吗?其实这是教养中最常犯的「情绪勒索」,不管任何事我们都该先静下来听孩子说,也跟孩子好好说明我们的想法,彼此找出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平衡点,而不是这样讲一句话就要孩子听父母的,如此一来只会将孩子越推越远。另外,也让我们带着孩子一起来学习,如何避免别人在这些言语上的情绪勒索。
改变心意很糟糕吗?
我知道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但还是不想因为「我是为你好」这种说法就放弃想做的事。大家不觉得这么说的大人其实是在用言语勒索你吗?
让我们稍微想一下,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这样说是一种言语勒索?除了那句「我是为你好才这么说的」,其实场景①还有一些让人很在意的话,让我们先来讨论吧。
还有哪些话令人很在意?没错,就是那句「你明明说过」。
说真的,以前跟现在说的不一样,真的很难让人接受对吧?明明之前把「读书不是全部」挂在嘴边,现在又说「给我好好读书」,前后真的很不一致,这也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原因之一吧。
话说回来,说出口的主张真的就不能改变了吗?当然没这回事,因为人是会变的,而且改变是好的。但重点是变成什么样,又为什么改变,必须视情况说明白。
所以,场景①的问题在于被指责改变想法的妈妈,只说了一句「总之……」就拒绝继续对话的部分。这句「总之」有多么糟糕,让我们在后面再为大家说明。
才不是为了我好
接着,就让我们来剖析一下「我是为你好」这句话。
仔细想想,我们会为了这句话觉得不爽,还真是不可思议,明明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听到对方为我们这么说,应该要感到高兴才对,但我们在听到这句「我是为你好」之后,恐怕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这到底是为什么?
首先要剖析的是,有时「表面上听起来是为了你,但其实是为了自己的状况」。
比方有些大人,表面上是希望小孩就读一流大学,但实际上是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有能力培养小孩进一流大学」,所以一被人看穿这种小心思,就会恼羞成怒。
话说回来,也有「为你好」与「为了自己好」的情况。例如,父母亲看到小孩幸福,或是老师看到学生幸福,会觉得幸福就是这类情况(还真希望这种情况多一点)。虽然父母亲与老师有一部分是为了自己,但「为你好」的部分也是有的。
所以我们能就此断定「我是为你好」这句话真的是为了我们着想,然后放弃进入热舞社吗?我不这么觉得,因为说是为了「你」着想,但不一定真的都对「你」有帮助不是吗?
对于想进热舞社的人来说,「能进入热舞社」才是真的为了自己好的事。没有证据推翻这点,只丢下一句「总之……」的话,我们当然很难接受吧。
「总之……」这句话之所以让人觉得讨厌,在于说这句话的人拒绝说明想法改变的理由,也没说明到底哪个部分是「为你好」。
别用其他的事搪塞薄弱不足的「证据」
在这里要请大家稍微想想看,如果就是要我们顺从「总之……」这句话,那为什么要在后面加上「我是为你好」呢?
这是因为不说明是否真的是为了对方好,或是本来就无法对当事人有任何帮助,所以才特意加上一句「我都是为你好」,含糊带过不足以证明是为了你好的部分。
换言之,对方是基于「我这么为你着想,怎么可能会错」的心理,才在「总之」的后面补上「我是为你好」这句话。这还真是麻烦啊,对方觉得反正「是为了你好,所以不需要取得你的同意」。
这让我不禁觉得「总之」这个词汇还有另一个意思—那就是对方应该也感觉到自己有点不讲理,所以使用了代表「拒绝答辩」的「总之」,结果恰恰证明对方也觉得自己的不讲理很糟糕。
如果针对对方的不讲理反击,会得到什么结果?
如果对方丢了一句「我是为你好」就准备结束话题的话,这时候你不妨立刻补一句:「可以告诉我到底是哪里为我好吗?」
如果对方是心里明白的人,应该会愿意说清楚。就算到最后你还是不能接受,至少彼此还能达成沟通,这也比被迫接受对方的意见来得更好。
通常来说,对方会拒绝说明吧。这时就不用理会他,照你自己想做的去做就好了。
脱离困境的思维
「都是为你好」这句话常在没办法提出理由,却要束缚别人行动的情况出现。这时你不妨告诉对方「如果为了我好,你应该知道,有必要说清楚是哪里为了我好,对吧」,借此与对方展开对话。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3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