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视障钢琴老师教我们的事:我们接受自己、接纳别人,用心体会并珍惜每一次的际遇学钢琴,这应该算是还蛮平常的一项才艺选择。不过12岁半开始上第一堂钢琴课,那或许就比较特别一点了。在尝试过大部分同学都参加的足球、长曲棍球等运动队伍,发现真的不适合后,儿子在两三年前加入了儿童合唱团,总算一拍即合,除了发现儿子的音色还真的不错之外,也很明显
儿子的视障钢琴老师教我们的事:我们接受自己、接纳别人,用心体会并珍惜每一次的际遇
学钢琴,这应该算是还蛮平常的一项才艺选择。不过12岁半开始上第一堂钢琴课,那或许就比较特别一点了。
在尝试过大部分同学都参加的足球、长曲棍球等运动队伍,发现真的不适合后,儿子在两三年前加入了儿童合唱团,总算一拍即合,除了发现儿子的音色还真的不错之外,也很明显的感觉到他对音乐欣赏的兴致高多了。
而参加合唱团,除了练习课程之外,其他时间就是在家里由妈妈伴弹陪着练唱,久而久之觉得儿子对于这些黑黑白白的按键与五线谱也有所领悟,即使是妈妈自己在弹琴时也能立刻在谱上找出弹奏的进度。于是,今年我终于决定鼓励儿子,还是来学学钢琴吧!
一开始,儿子其实有点拿不定主意,感觉是颇有兴趣,但又有点却步。我鼓励他,如果想要真的搞清楚乐谱和琴键的关系,就去上课吧。不过合唱团里有好几位钢琴弹得非常优秀的孩子,甚至也有位已经达到在交响乐团演出时担任独奏的小神童,不免让孩子有点觉得:「我有可能做的到吗?」。
我对儿子说,虽然感觉起步的比较晚,但世界上有更多的人因为成长环境、家庭因素,甚至战乱,不少人甚至到了老年才开始学习才艺,但因为有热情与兴趣,一样有极了不起的成果。只要有兴趣,不管学到什么样的程度,过程中的收获,绝对都会是非常有价值的。况且,能拓展与深入对音乐的了解,进而培养让优美的乐声一直能伴左右的终生兴趣,我认为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一直认为,音乐与艺术对于身心能全方位发展,绝对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好不容易找到住家附近社区活动中心的钢琴课之后,抱着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来到教室。在我们前一位上课的小朋友走出来后,我向老师招手点头致意,发现他不但头都没抬一下,手上还一直戳着东西,不知道在忙什么。走近几步才发现,这位老师应该是位视障人士,而手上拿着的,是正在自己制作的点字卡。
有视觉障碍的音乐家,我们知道不少,不过遇到的钢琴老师是视障者,自然也是成长经历中一项特别的学习。短短半小时的课程,老师手触、聆听,搭配适合儿子年龄的乐理解释,儿子居然也就带了一支双手连弹的曲目离开教室,这点也让我感到相当不可思议。想想也是,就像我6岁开始学英文时连从A记到Z都觉得是比登天还难、但15岁上法文时却因心智与理解力已长而进展快速。年龄大一点开始接触,学习方式与进度自然会与幼小的孩子不同。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儿子开心的神情,除了感觉出他对于年纪较大才开始学钢琴已不以为意,也对回家后要练习的内容跃跃欲试。我们也聊了我与孩子都耳熟能详的灵魂爵士大师Ray Charles与美声天王Andrea Bocelli不受身体障碍限制,讨论了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与资质,我们当接受自己、接纳别人,用心体会并珍惜每一次的际遇。
没想到,一个晚晚起步来学钢琴的念头、又因缘际会碰上了很特别的老师,会让我们碰撞出这样丰富又有深度的学习火花。我想,鼓励孩子不论任何时机、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有兴趣、有意义的事情,都可以放手去尝试,而在这过程中所经历的所有的体验,相信都会是丰富人生的宝贵收获。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3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