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人自居,人类总是自以为是

大人常自以为在和孩子沟通,其实只是说服他听话;这6招检视你是在沟通还是在说服亲子沟通是亲子双方都要参与,不是只有父母,也不是只有子女。目前社会,沟通是王道,遇到什么事,总是嘴巴说着:要沟通、要沟通。虽然人人把这两个字说得朗朗上口,但也常感到有沟而没有通的无奈。把情境放到亲子之间,

以大人自居,人类总是自以为是

大人常自以为在和孩子沟通,其实只是说服他听话;这6招检视你是在沟通还是在说服

亲子沟通是亲子双方都要参与,不是只有父母,也不是只有子女。

目前社会,沟通是王道,遇到什么事,总是嘴巴说着:要沟通、要沟通。虽然人人把这两个字说得朗朗上口,但也常感到有沟而没有通的无奈。把情境放到亲子之间,父母遇到孩子做出不是父母期待的行为时,父母也说着要和孩子沟通沟通,但究竟父母是要和孩子沟通?还是要说服孩子呢? 以下例子,大家看看是沟通?还是说服呢?

妈妈从孩子导师得知,读高中的孩子在班上交了一位女朋友。老师说:要好好和孩子沟通。她听进去了。于是,孩子放学回家后,她和过去不同,没有马上骂孩子,她叫孩子坐下来,她要跟他谈谈。她和孩子说:「明年你就要考大学了,所以,你先不要交女朋友,等上了大学,你爱怎么交。随便你」。

孩子想说个话,还没出口,妈妈又说:「因为是要和你沟通,我才好好跟你说,不然我早就把你骂一顿了。你听我的,你们现在年纪轻轻的,似懂非懂,交女朋友不只会使你读书容易分心,说不定还做出无法收拾的事,到时候,你就吃不完兜着走」。孩子又想说个话,这次总算抢到话权:「我们每天都一起念书,你不觉得我成绩…..」!他还没说完,妈妈根本也没认真听,插进嘴又说:「我是为你好,现在交女朋友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知道了吗?明天就跟对方分手吧,知道吗」!

孩子:「嗯」了一声,低着头走回自己的房间,看不清楚他的表情。 妈妈觉得很满意,沟通成功了!

以上例子,你认为妈妈是和孩子在沟通吗?还是妈妈在说服孩子呢?

沟通和说服的差异何在?

1. 双方有表达自己想法或意见的机会吗? 沟通:双方有表达自己想法或意见的机会。 说服:双方可能有或没有表达自己想法或意见的机会。

2. 双方有真心注意听对方的想法或意见吗? 沟通:双方有真心注意听对方的想法或意见。 说服:双方并不认真注意听对方的想法或意见,甚至是敷衍假装有听。

3. 亲子双方在意见不同的时候,有讨论的过程吗? 沟通:亲子双方有讨论的过程,来了解彼此的想法,并对自己和对方的想法 有讨论优缺点的过程。 说服:一方早有定论,因此,并不认真或根本不想了解或和对方讨论彼此的想法。

4. 亲子双方在意见不同的时候,有协商的过程吗? 沟通:亲子双方透过协商的过程来解决双方的歧异。 说服:父母早有定论,因此,并不认为有什么好协商。

5. 亲子双方视对方为可做决定的个体吗? 沟通:亲子双方视对方为可做决定的个体。 说服:父母认为孩子没有知能做决定,让孩子做决定是很危险的事,因此,孩子只要听话就可以。

6. 亲子双方有做决定的过程吗? 沟通:亲子双方透过讨论协商的过程来了解彼此的想法以及共同决定。 说服:一方早有定论,因此,并不共同做决定。

由上述的差异来看,妈妈不是和孩子沟通,而是说服。因为,妈妈并没有提供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妈妈也不认真想知道孩子的想法,双方没有讨论协商的过程,妈妈可能认为孩子没有能力做决定,因此也没有共同决定的过程。

说服也是一种可用的方式,在适当的实基和状况,使用说服,成效也许不错。但是,令人担心的是:我们以为在和孩子沟通,其实是说服他。

下一次,当我们说沟通时,再想一下,我们真的是沟通吗?

虚拟资料各个名师课程,学习资料免费送,送你18套价值1800的视频资料,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顺,添加 微信公众号:bzfj855 回复:免费领取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3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