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课「不想写、写不完」找出孩子不愿面对的事实,专家教你对症下药治好拖延症孩子拖延逃避不写功课,简直要把父母逼疯!「好烦,又要写功课,才刚开学为什么功课那么多……。」妈妈对澄妮所抱怨的事情感到不耐烦和生气,于是念了澄妮一顿。澄妮没有说话只是趴在书桌上伤心的哭着。妈妈告诉我,澄妮的功课其实没有很多,一小时左右差不多可以写完,可是澄妮却总是每天为了写功课这件事情抱怨,甚至拖拖拉拉的让人生气。以前还不会这
功课「不想写、写不完」找出孩子不愿面对的事实,专家教你对症下药治好拖延症
「好烦,又要写功课,才刚开学为什么功课那么多……。」妈妈对澄妮所抱怨的事情感到不耐烦和生气,于是念了澄妮一顿。澄妮没有说话只是趴在书桌上伤心的哭着。
妈妈告诉我,澄妮的功课其实没有很多,一小时左右差不多可以写完,可是澄妮却总是每天为了写功课这件事情抱怨,甚至拖拖拉拉的让人生气。以前还不会这样,但进入小学后就越来越明显,每天都要为了写功课而大吵。
每过完寒暑假就代表着孩子又长大了,学习的重量和压力也开始慢慢增加,孩子也会在开学后出现专注力不足或是拖拖拉拉等状况。父母往往会因此担心孩子怎么越大越退步,其实不是孩子退步,而是孩子也需要有调整开学的心态和生活作息的时间。
开学后,学习内容与深度增广;功课也越来越多变,在校学习了一整天的孩子其实也很累更需要时间休息沉淀,只是父母往往把担心放在「功课」上而不小心忽略了孩子也会有身心疲累的时候,就像我们大人一样。
孩子的校园生活并不是只有开心玩乐,孩子在学习路上的每一步也走得战战竞竞的,只不过因为是孩子,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替」孩子觉得没什么,更要孩子继续不能放弃。
孩子的表达与情感抒发不如大人成熟,在发展成熟前往往以最直接外显的方式爆发心里的压力,哭泣、生气、逃避、抗拒、恐惧、拖拉等,都是孩子表达情绪最直接的方式,而我们可以先让自己「慢」下来,别追着孩子在拥挤的路上硬碰硬。
哭泣、生气、逃避、抗拒、恐惧、拖拉等任何让父母忧心的状况,都能由以下几点去观察和感受孩子的心,让亲子之间的关系不再只有对错这样极端的距离。
1.不论多生气也要练习先稀释盛怒的情绪
当孩子写功课无法专注时最需要的是协助而不是辱骂与催赶,即使我知道那副不专心的模样有多让人抓狂,但父母还是要先练习深呼吸,让自己说出口的每一句话都可以让孩子和自己感受到被理解,这样的方式也可以让孩子练习自我觉察并透过检视自我了解自己最需要协助的是什么。
教养怎会有不动怒的时候,没关系,我们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练习。当怒气来潮时,父母可以先转换空间,让彼此拥有各自专属的沉淀空间,在沉淀的过程里刚开始一定很难熬,忍不住要把心里那些怨洒出,但转换空间后,再盛怒的情绪都会慢慢被稀释。
2.多思慢语能缓和亲子间的冲突并增加孩子的觉察能力
一昧地下指导口令和责骂无助于提升孩子的专注,也不能解决孩子在学习上的困惑。孩子无法专注时,其实是需要我们的协助也代表着孩子本身未觉察自己的状况,如果这时又责备孩子:专心一点、用玏一点、快点写等催促语句,会让孩子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要怎么做。
「有遇到什么问题需要帮忙吗、我有发现你好像在思考什么事情而停下来、今天功课写得很累吧,要不要先休息呢。」用简短、关怀肯定的问候或是轻拍孩子的方式,可以让孩子真正开始思考当下的现况,孩子也会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
3.试着找出除了「写不完」而无法专注的可能原因
孩子无法专注的原因有很多,有外在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也有总是被忽略的心理因素,所以别只要求孩子「专心」。当我们知道孩子分心了,可以先关心孩子在学校的状况,举凡课程、考试、老师、人际等都是影响的重要关键。
孩子吸收压力的能力很强,但是抒发情绪压力的能力几乎是零。哭泣、生气、逃避、抗拒、恐惧、拖拉等行为皆是孩子情绪压力唯一的出口,一直搁置在心里的压力若未能找到出口,问题将无法被妥善理解更别说是改善。
4.无法专注时请留意是否有干扰因素同时存在
新奇刺激的事物容易吸引孩子的目光和专注,当写功课这件重复练习的乏味感渐浓时,任何感官刺激都会拉走孩子的专注能力,因为刺激强度远高过于「写功课」这件事。
写功课或阅读时,尽量保持学习空间的简单与柔和安静的气氛,不要放置太多会刺激感官的物品,例如:电动、漫画、玩具等物品。播放适当的轻柔音乐有助于孩子在专注前先静下心来准备功课。
孩子对于感官刺激干扰的控制力无法拿捏得当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父母除了以身作则,也要学习先观察孩子的状况,让孩子有自我觉察的练习,慢慢地孩子会越来越清楚自己应该要怎么做。
5.父母也可以是最好的学习对象
父母也曾经是令人担心的孩子,父母一定比孩子更有丰富的学习经验可以和孩子分享,但要切记,不论是哪一种方法都可以尝试,千万别强迫孩子只能照父母的方式或唯一的方法去执行。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保持耐心一定能找出最适合孩子的方式。
6.专注能力非人人相同适合自己最重要
近年盛行疯传的有效「蕃茄时钟工作法」,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也是一种提升专注和改善拖延的工作法,我觉得很不错,也鼓励大家尝试。但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因为每个人的专注力与工作性质不同,只靠单一方法其实反而增加了压力。
举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写作或是工作时(不论工作是否枯燥乏味)是我全心沉浸思考的个人时间,如果每25分钟后就需要设定休息,会让我的思考无法接续或延伸甚至就此中断再也回不来。
从事教育这些年来,真实的情况是,有些孩子的专注力只有10-20分钟;有些孩子的专注力可达60分钟以上,每个孩子需要的不同,那么就不需要强迫孩子遵照唯一的方法去执行,如此一来反而干扰孩子在专注的同时也默数着时间,无法心无旁骛专注于在自己的工作上。
专注能力也能透过反复练习而延长,不管是哪一种高效率工作法都很好,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方法。
7.看似不起眼肢体语言也是提高专注的重要关键
儿子在写某类学科作业时,小手会不自觉的轻轻来回滚动橡皮擦;写作文没灵感时,儿子会起身走走,而我不会因为他没有坐好则要求他停止,因为我知道那是他专注与思考的方式之一。常会听到师长或是家长抱怨孩子写功课时就是坐不住、转笔、扭脚、抠橡皮擦、一下摸这一下碰那,一下又走来走去。没错,这确实是有些孩子在写功课时会发生的状况。
但父母可能不知道的是,那些肢体动作也是在促进大脑的认知与思考能力,当我们动起来时,血液的流动会更顺畅,像是重新充饱电了那样,让大脑在枯燥乏味的重复工作下重新被唤醒。只要孩子的专注力能够在来回之间延续就不用太过担心是否有专注力的问题。
过动症的孩子常被不理解也不友善的对待,在专注方面更是需要父母与师长的关怀和协助,适当的活动和大肢体运作,除了有效缓和孩子的压力,更有助于孩子的专注和学习力。娱乐和运动并非是破坏孩子专注的凶手,过去我们的教育环境总把成绩看得比运动重要,殊不知肢体运动与学习有着缺一不可的重要性。
8.注意力转换不一定是耗损
孩子要练习专注力,但也要练习其它类型的专注力,才能让学习更活;记忆与思考能力更清晰。
练习注意二件以上的事情,例如:字典活动时,找到正确的字词并来回在作业上书写与构思造句、作文;算数学习题时不单是字面上的数字运算,也要有具体的意象在脑海里转换。
听写能力,练习在超过一种以上的讯息里判断选择并能够写下,帮助大脑做思考转换。注意力的持续和转换一样重要,希望孩子能提升的专注持续力,父母就要和孩子一起做练习,才能知道孩子的困难在哪里。 (市面上有很多练习专注力的游戏书,也有助于孩子提升专注力喔!)
9.强迫完成不如教会孩子认识自己
父母常会以时间来评估孩子的能力,但是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与经历皆不相同,所需的理解时间也自然不会一样,用催赶命令的方式能让孩子完成功课,但实际上,孩子只是「写」完了,但却什么也没有吸收进去。
学习科目众多,总有孩子擅长与不擅长的科目,孩子感到困难的科目也需要更多时间去理解,练习了还是不会就多几次练习,让孩子在过程中觉察自己,透过有意识的练习,孩子一定可以理解,只是需要时间也需要父母的耐心。
10.拖延逃避不是不负责任而是对自己没信心
写功课拖拖拉拉的,看了一定生气,但是每个发生都有着属于它的原因,如果父母只是把孩子的行为放大并设立罪名,那么那些行为背后的重要讯息就如同石沈大海般永远等不到被理解的机会。
我们可以试想自己也会有不想做或逃避的事情,原因可能是忙碌、纯粹不想、遗忘,但有一些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不相信自己、否定自己而延伸出「拖延和逃避」的自我防御机制。
我们的孩子也会有自信心不足和否定自己的时候,当孩子出现拖延逃避的状况时,父母先别急着责骂,多给予关怀肯定、适当的鼓励与奖励,和孩子一起讨论并客观给予支持和建议。孩子能自在的努力往前迈进,都是因为有父母的信任和守护。
写功课不只是「写」而已。写功课也能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习成长,同时也是培养责任感的重要练习,千万别怕孩子错而帮孩子代劳了所有功课,陪孩子完成功课的同时也别忘了引导孩子有意识地独立完成每一项功课,带孩子理解每一项功课背后真正的学习意义是什么。
亲子之间是爱的延续,不应随着孩子长大而分裂,多让孩子尝试与感受,孩子在挫折里会学习到更多应变的能力,即使过程艰难也陪伴孩子一起学习成长。没有100分的父母,愿意理解孩子就是好的开始。
尊重并同理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与气质,请相信每个孩子都有着一定比例的细腻与奔放,所绽放的光芒才更显得独一无二。
微与孩子们的专属专页:陪着孩子一起感受一起成长《棉花糖的晴天暖绵绵》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3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