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力量从哪儿来?放下好爸妈的偶像包袱,教养更真诚看过电影《雷神索尔3》吗?如果没看过,容我用最简明的文字向您介绍:索尔是个用槌子打架的神,雷神之槌可以呼风唤电,还能让他飞行,而且异常坚固却突然间被轻而易举地毁了。毁的不只是槌子,连带
教养的力量从哪儿来?放下好爸妈的偶像包袱,教养更真诚
看过电影《雷神索尔3》吗?如果没看过,容我用最简明的文字向您介绍:
索尔是个用槌子打架的神,雷神之槌可以呼风唤电,还能让他飞行,而且异常坚固却突然间被轻而易举地毁了。毁的不只是槌子,连带着索尔雄狮般的自信也灰飞烟灭。当求助于被他视为一生偶像、但即将仙逝的父亲时,父亲说:「你是雷神,还是槌子神?」索尔答不出来。他是雷神,但他一直以为有槌子才会有力量。
现在槌子没了、父亲走了,力量从何而来?
教养的力量,从何而来?
就我的观察与长期和母亲们工作的机缘下,以为答案是「从母亲的身分和专业而来」。
社会对母职的期待
成为母亲后,许多作法是出自「爱孩子」,但当中也夹藏着不少「身为一个妈妈,我应该」在其中,姑且称之为「社会对母职的期待」。但这样的期待并不讨喜,已有成堆的文章论述「社会期待是如何压迫母亲」、「妈妈呀请别逼死自己」、「阿木请你也保凹凹凹重」,种种敲击到母亲们的心事谁人知,获得妈妈们的热烈回响。敲击归敲击,母亲们的日常,仍会不由自主地望向社会对母职的期待,企盼解答。
再来是「专业」。我们是在某地专业萌芽的时代长大,受的是成为某领域专家的教育,因此任何言论只要让我们嗅到专业的味道,就觉得该给予尊敬的眼光及勇敢的接受。因此如果专家这样说,我们也觉得挺投缘合意的,就该切身执行反躬自省。觉得不对劲?自家小孩不受教?别急,A专家行不通,甲专家一定有妙方。
「这样有什么不对,尽到一个妈妈的责任、听专家的话,才可以把小孩养得啵棒啊」
这倒是,只是这样好像谁当谁的妈都可以?毕竟妈妈的责任早已洋洋洒洒,专家的话族繁不及备载,只要够认真,我们都可以是任何人的母亲?当然不是如此!我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是天底下独一无二孩子的亲娘!
这支持「独一无二」的力量,若不是来自社会定义的母职,也非专家循循善诱的见解,究竟从何而来?
真诚地站在孩子面前
「为什么一定要穿裤子/鞋子/袜子?」
「这么难吃为什么要吃?」
「我不喜欢阿公,我不要去阿公家!」
这些充分反映出「孩子想要主导」的问题,依据社会母职及专家论述,一定有富有教育意义的答案,某公司一下将出现上百搜寻结果。但亲爱的妈妈爸爸,你自己的答案是什么?能否用自己的话、自己的人生经验来回答?如果你的答案不符合社会期待,会愿意说、还是压抑?
回答这些问题是为了十年后准备,准备自己可以更真实站在孩子面前:
「妈,你第一次性行为什么时候?」
「为什么不能抽烟?爸,你抽过吗?」
「骑机车方便又快速,我会好好骑,怎么可能会被抓到?」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的答案是什么?
河合隼雄先生在大作《孩子与恶》提到,许多大人躲在正确答案背后,逃避面对孩子的挣扎与冲撞,最终失去了与孩子的连接。母职的必须与专家的权威,好似赐给我们真理的剑与道德的盾,我们可以躲在剑与盾的后头,因为已经为孩子准备好正确答案,他们有天会懂得。
我们给孩子的答案,他们是懂得,而且很早就懂,但无法深入到他们内心的挣扎与冲动。孩子想知道「妈妈,你走过吗?你跟我一样兴奋又无助吗?那是什么感觉你知道吗?爸爸,你曾经像我一样不顾一切、却又极度需要认可吗?」
孩子需要的是「活跳跳的生命」与正确答案(如果你相信有的话)共处的存在,就是我们。如果父母总是说着自己小时候也不相信的╳话,甚至以「这样对你现在比较好」、这种自己也不全然接受的理由在忽悠孩子,难道只要加上同理倾听温和且坚定,孩子就会说「谢谢我知道了」?
那我们究竟跟谁谁谁的妈妈爸爸有什么不同?
拥抱你的生命力量还是可以拿着槌子
雷神相信槌子的力量胜过一切,甚至忘了力量的来源是他自己;我们是否跟他一样未曾相信过自己,而是企盼可以拥有一把万夫莫敌的槌子,也就是从社会对母职的期待和专家的解答,支取力量?
当孩子藉由询问、挑战、冲撞我们来接触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时,我们要拿起槌子大力砍下,还是征询自己内在、能滋养另一个生命的强大力量?重整自己的生命经历,曾经的火花、过往的痛悔与激情,能否成为滋养孩子的丰厚资源?
「可是可是我小时鸟鸟,大了也不佳,哪来的虾咪生命力啊」
亲爱的妈妈爸爸,孩子小的时候,也许需要我们给予坚定的答案、正确的选择;当他们开始用自己的学习重新理解世界时,我们的角色更多是陪伴、是一起面对挑战。父母一路走到今天,呈现给孩子的不见得是成功样板、社会栋梁,但有生命独特的样貌。带着自信和热情,让孩子看见每个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的与众不同,这也是一种身教。
当然,我们仍可尊重社会对亲职的期待,专家的贡献也有其意义,但在最底层的,可以真正接住孩子、与他们连接的,是我们自己。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3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