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教养在这个强调自我表现,生活步调又极为快速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变得简短而直接,更讨厌浪费时间,这样的心理状态,也影响了我们与孩子的相处。往往在期待「快速完成任务」的目标下,每天孩子听到最多的不是「我爱你」,而是「快点!快点!」。在时间的压力下,情绪往往难以控制,常见的场景是,
温柔的教养
在这个强调自我表现,生活步调又极为快速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变得简短而直接,更讨厌浪费时间,这样的心理状态,也影响了我们与孩子的相处。往往在期待「快速完成任务」的目标下,每天孩子听到最多的不是「我爱你」,而是「快点!快点!」。
在时间的压力下,情绪往往难以控制,常见的场景是,抓狂的爸妈面对着一头雾水却被吓哭的孩子。
凡事快快快的压力,让人很难有时间好好从对方的角度来看事情,无论大人或孩子都一样。若是自己从旁边看着这一切,我们都不难看出,其实自己只需要停下来,深呼吸,蹲在与孩子一样的高度看着他们,就能减少许多的「失控」。因为让人抓狂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我们急躁而失去耐心的自己。
姐姐小的时候,我是个新手妈妈,也颇年轻,常常和姊姊一个「对峙」就让我情绪起伏很大,然而当时又觉得在孩子面前不能生气,不可以发飙,有一次竟然用拳头捶墙壁!一捶,我就后悔了。痛得要命不说,我看着害怕又不知所措的女儿,觉得自己傻爆了!她带着问号的天真眼神,似乎在跟我说:「我那个温柔又充满笑容的妈咪到哪去了呢我要我的妈咪!」
孩子故意要惹我生气吗
大部分不是的。只是我在自己的情绪之中,想要孩子这样那样的期望之中,很容易就忘了静下来聆听或观察,孩子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他们的行为或许恼人,但动机往往很单纯,就算到了青春期,都还是一样。
倒是我们,常常想着如何教养,却遗忘了温柔。优雅与温柔,一定与教养相冲突吗我希望不是的。
否则几十年当母亲的岁月过去,我肯定会被镜中的自己给吓坏的。
无可疑问,我「想」成为一个温柔的母亲
我希望让孩子无论欢喜悲伤,都觉得与妈妈在一起愉快而温暖。然而在每日的教养责任与家务压力之下,真的是件不容易的事!
某天早上,一岁半的宝贝儿子那天不知怎么了很不好「沟通」。
在一边整理家务,一边陪着玩遍他所有玩具三个小时之后,我真的觉得这时的自己离「理想中」的温柔母亲形象好远好远。在儿子终于自己坐下来看书的短暂时间,我决定写下来,我心中温柔的教养,究竟该是怎样的模样。
温柔,不只是轻柔的话语或沉静的脸庞,而是我愿意去暂时放下自己,聆听或观察孩子的内心。
温柔,是在要求孩子的好行为之前,先看到他们的好。
温柔,是有原则地指正错误的行为,但绝不在语言或行为上攻击孩子。而且在指正的同时,仍然能看到他们的好。
温柔,是愿意等待,愿意陪伴。不用我的期待与速度,要求孩子跟上,而是走到他们身边,陪他们一起走过。
温柔,是当孩子对我说话,愿意放下手边的事,将眼神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回应他们。不管说的内容我同不同意,都不打断或马上批判,先聆听全部,思考后再回应。
温柔,是不在情绪之下说出伤害孩子的话。
孩子愿意改变行为的原因,应该是「是非与对错」,而非因为害怕或担忧父母的情绪。
温柔的父母,可以十分坚持原则,却不会成为孩子的敌人,反而是最支持他们完成梦想的朋友。
写完这些,我心情也平静不少。当然,儿子给我的空闲时间也结束了。
这个功课,很难,然而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的!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因为,他们是我最最亲爱的宝贝,也因为,我仍然希望永远保有优雅与温柔啊!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