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交往冲突,如何指导孩子化解与小伙伴的冲突心理

情绪调节影响学习力》孩子和别人玩起冲突,比起急着替孩子解决,让孩子练习面对,更能增加自我调节的能力做儿童咨商时,常常会碰到紧张焦虑的父母问:「为什么孩子都说不听?」「孩子为什么要打人?」「为什么他一直欺负妹妹?」「明明知道会被惩罚,为什么还要说谎?」这些让家长头痛的问题行为,理由其实很简单,就是「孩子被情绪控制了」,也就是说,孩子没有办法好好处理

孩子遇到交往冲突,如何指导孩子化解与小伙伴的冲突心理

情绪调节影响学习力》孩子和别人玩起冲突,比起急着替孩子解决,让孩子练习面对,更能增加自我调节的能力

做儿童咨商时,常常会碰到紧张焦虑的父母问:「为什么孩子都说不听?」「孩子为什么要打人?」「为什么他一直欺负妹妹?」「明明知道会被惩罚,为什么还要说谎?」这些让家长头痛的问题行为,理由其实很简单,就是「孩子被情绪控制了」,也就是说,孩子没有办法好好处理他的情绪。

孩子也需要练习觉察自己的情绪

每个人每天都会经历各种感觉和情绪,或许你不自觉,但是我们每天都在展现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来面对各种感受。无法有效调节情绪的人可能会转向使用不健全的方式来面对情绪,像是酒精或毒品、暴饮暴食、攻击行为,甚至是自残行为。

许多父母期望孩子有好成绩,却不知道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深深地影响学习能力,当孩子能够好好调节情绪时,比较不容易被情绪困扰、更专注学习。

父母要练习觉察,才能及时踩煞车,不做出伤害孩子的言行。同样的,孩子也需要练习觉察,当他们能够感受到情绪,才能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美国,有越来越多学校重视觉察情绪,将「觉察」(Mindfulness)融入学校课程中。譬如,老师会花几分钟时间,让孩子舒适的坐着,然后闭上眼睛、专注于感受自己的呼吸—空气吸入鼻腔时的感觉,以及吐气时的感觉。

父母可以利用一些小活动帮助孩子练习觉察,譬如搜集石头、树枝、枯叶等等,让孩子花一分钟触摸一样物品,并请孩子专注感受手上的触感、材质和形状,摸完之后,让孩子分享这些感觉。或者,让孩子花一分钟仔细观察周遭环境,然后说出三个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东西。在户外时,也可以让孩子观看周遭,然后说出三种他看到的颜色、三种闻到的味道,以及三种听到的声音等等。

这些方式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练习觉察力,当孩子开始觉察,就能开始控制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从绘本中跟孩子谈论情绪

儿童咨商时,我经常用绘本帮孩子学习辨认情绪,像是读绘本时问孩子:「你觉得这个人有什么感觉?」「如果是你,你会有哪些感觉?」「为什么你觉得他在生气呢?」

孩子会指着绘本里的角色告诉我:「他很生气是因为他的脸胀得红红的、手握紧拳头、眉毛皱在一起。」「因为他在掉眼泪,所以他很难过。」藉由辨识这些情绪特征,我会继续和孩子谈:「那么,你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身体有哪些感觉?」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孩子将情绪和身体的反应做连接,譬如,孩子可以觉察到:生气时会全身颤抖、发热,紧张时会觉得肚子不舒服、胸口闷闷的。能够察觉自己的身体征状,孩子就能够更快意识到自己的情绪。

亲子共读绘本应该要是轻松愉快的,上述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孩子想要说什么都可以。如果孩子不想回答,可能是他还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感觉,这时候,我通常会帮他回答,像是:「生气时,我会没办法好好呼吸、觉得头很晕,然后会很想哭。」

有些孩子还不擅长表达情绪,或是还没有学到足够的情绪词汇,当我们分享自己的情绪,就是对孩子示范情绪表达、增加孩子的情绪词汇。另一方面,若父母愿意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情绪,传递给孩子的讯息就是:「我们有的所有感觉和情绪都很正常,我跟你分享自己的情绪感受,也欢迎你和我聊聊你的感觉。」

由玩乐中学习自我调节

玩乐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发生各种冲突:像是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就拿走玩具、不遵守游戏规则、抢玩具、破坏别人的游戏等等。而这些冲突,都是孩子学习的机会。

当孩子起争执时,有些父母会立刻替孩子解决问题,像是命令:「你们两个猜拳,赢的人先玩。」「轮流玩!再吵,我就把玩具没收!」

当父母急着帮孩子想办法时,孩子就错失练习解决问题的机会。我曾咨商过个一位五岁小男孩个案,他在幼儿园里常常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只要同学拿走他的玩具,或是说他不喜欢听的话,他就会直接挥拳殴打另一位孩子、对其他人骂脏话,或是朝另一个孩子丢椅子。

当这位小男孩做出暴力行为时,就是被「下层脑」给掌控了。而我要做的,就是帮助他建立自我调节技巧—帮助他觉察生气的情绪、接纳并同理他的感觉、陪他练习平抚生气的方法,然后跟他讨论:「下次碰到类似情况时,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孩子想办法时,我也会陪他一起分析每种方法的后果,像是:「你这样做可能会被老师惩罚。」「这样可能会伤到自己或是别人。」「这样做可能会让其他小朋友不想跟你玩。」

每一次的冲突和争执,都是孩子学习的机会。父母要做的不是立刻替孩子解决问题,而是把机会留给孩子,提供陪伴与协助,让孩子练习使用上层脑,帮助孩子增加自我调节的能力。

家长是孩子学习情绪处理最好的典范

我也曾咨商过一位六岁的小男孩,他在生气的时候经常打人、推人或是丢东西;他的妈妈也很容易被情绪掌控,生气时对孩子大吼大骂。某一次会谈中,我向妈妈解释了父母可以如何平抚自己的情绪,之后某一天,这位妈妈传简讯告诉我,今天傍晚她很生气,但是她克制了自己想要吼骂孩子的冲动,不仅如此,她还拿起画笔,告诉孩子:「我现在很生气,我要把生气的感觉画下来。」

在画画的过程中,她的气也慢慢消了。心情平静后,她拿着画完的图向儿子解释刚刚为什么生气,没想到,几天后,她看到儿子和女儿快要吵起来时,小男孩跑去拿了纸和笔,告诉姊姊:「我现在很生气,我要把生气画下来。」妈妈惊喜的告诉我这个情况,我告诉她:「你的示范,让孩子学会用更适当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情绪。」

和孩子玩游戏时,父母也可以示范表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与其否定孩子的情绪—像是指责孩子:「这有什么好生气的,只是玩游戏而已啊!」或是嘲笑孩子:「这样就生气喔,很丢脸耶。」我们要做的是同理以及接纳孩子的情绪,并且帮助孩子用更健全的方式处理情绪。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典范。」孩子藉由观察父母来学习—观察父母如何处理情绪和压力、如何与他人沟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觉。如果父母生气时习惯大声吼骂,那么,孩子生气时也容易大吼大叫。如果父母能向孩子示范健康的情绪处理方式,孩子就能学会用适当的方法平抚情绪。

父母能够稳住情绪,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虚拟资料各个名师课程,学习资料免费送,送你18套价值1800的视频资料,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顺,添加 微信公众号:bzfj855 回复:免费领取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3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