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宝宝选择幼儿园的十大标准是什么,幼儿园应该怎样选择

全英语双语幼儿园该怎么选?不是会说英语的就会教英语!挑选幼儿园3大标准大家好,我是未来亲子学习平台的德龄,每周五在【1号课堂】,和你分享家长最关心的热门话题。选择幼儿园的时候,你的评估标准是什么呢?幼教专家表示,应该先考量的是这个机构是否符合「好」幼儿园的条件,例如是否合法、环境与师资如何、课程是否符合新课纲等等,再来,才是看提供的是单语、双语或全英语教学。现

为宝宝选择幼儿园的十大标准是什么,幼儿园应该怎样选择

全英语 双语 幼儿园该怎么选?不是会说英语的就会教英语!挑选幼儿园3大标准

大家好,我是未来亲子学习平台的德龄,每周五在【1号课堂】,和你分享家长最关心的热门话题。

选择幼儿园的时候,你的评估标准是什么呢?幼教专家表示,应该先考量的是这个机构是否符合「好」幼儿园的条件,例如是否合法、环境与师资如何、课程是否符合新课纲等等,再来,才是看提供的是单语、双语或全英语教学。

现在,提供第二外语教学,已经成了私立幼儿园的标准配备。 2014年,某地有篇研究论文,主题是探讨「大某地地区家长选择私立幼托机构的考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发现,家长对于幼儿学习英语的看法,最重视的是「幼儿阶段学英语没压力」、「学英语从幼儿阶段开始」以及「国际化从小接触英语」。比起一般幼儿园的家长,全英语或双语幼儿园的家长更重视学术成就与幼儿英语学习。

凯斯教育机构执行长吴敏兰观察,选择全英语或双语幼儿园的家长,对孩子的语言学习有相当的期待,但比起近20年前,现在的家长显得没那么焦虑,也不会急着看到成效。吴敏兰表示:「这可能是因为英语学习的资源工具变多了,家长也更懂得运用其他方法。」

山姆叔叔美国学校执行长钟玉婷也指出,现在的家长的确变得不一样了,他们期待孩子快乐的学习、获得妥善的照顾,同时拥有听、说与沟通的英语能力,不再只把英语当成一个考科。

挑选幼儿园三大标准

不可讳言的是,全英语或双语幼儿园的学费不便宜,每个月平均动辄2、3万元,几年下来可能要花上百万元,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教育支出。

因此,是否该选择双语或全英语幼儿园,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反对者认为,全英语或双语幼儿园的学费昂贵,标榜由外籍教师授课,但学习成效是否真的能符合期待,值得家长深思评估。支持者则觉得,如果父母能力许可,为什么不给孩子更多选择?

如果你正为了挑选幼儿园焦头烂额,以下提供几个评估标准,让你参考:

标准1. 检视老师的适任度

在教育现场,老师是灵魂人物,对于小孩的观察、陪伴及引导很重要。某地市立大学幼教系助理教授卢雯月强调,不是会说英语的人就能教英语;会教英语的老师,也不见得会教幼儿。她说:「幼教老师的专业,绝不是『骗孩子』,而是具备幼儿发展、课程设计、教材教法等素养能力。」

钟玉婷认为,外籍教师必须来自英语系国家、具备大学学历,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但不管中师还是外师,最主要的还是这位教师的人格特质,包括是否喜欢小孩、会不会蹲下来跟小孩说话、是否愿意让小孩『巴』在身上、而且可能弄得满手鼻涕或眼泪等等。」

钟玉婷表示,持续的师资培训是一大关键。每一位幼儿园老师都应该了解3~6岁小孩的身心发展,学会如何跟小孩相处,以及做好保育工作,掌握教学步骤与技巧,包括怎么跟小孩说故事、带唱歌谣,或是进行主题教学活动。

标准2. 重视母语学习与文化认同

3~6岁是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学者专家提出「先母语、再国语、后英语」的语言学习顺序,以英语为外语的孩子,最好先奠定母语及国语的基础。

桃园振声中学前校长张湘君提醒,选择双语比全英幼儿园的风险低,小孩可以同时学中文和英文。吴敏兰的父亲是外交官,从小经常转换不同的语言环境,但她母亲始终坚持「在家要说中文」,因为母语学习和文化认同是重要的。

所谓的双语幼儿园,其实有不同的教学型态。可能每天固定半天英语、半天国语;或每周进行1~2节英语课程;或采取不定时的英语教学,融入既有的幼教课程活动等等。

另一方面,有的全英语幼儿园会准备中文素材,鼓励父母在家尽量跟小孩说中文、陪念中文歌谣及故事。每年暑假,也会协助大班毕业生做好升学衔接准备,包括教导注音和拼音、练习抄写联络簿等课程。

标准3. 幼儿教育要培养广泛的素养能力

谈到全英语或双语幼儿园的课程设计,主题运用是相当常见的做法之一。比如半日英语的幼儿园,会使用中英文进行同一个主题。但不同的学校有各自的办学特色,有的重视学科能力,有的强调跨文化体验。

钟玉婷认为,比较有结构性的学习,有助于孩子的就学准备度。例如,父亲节、中秋节、耶诞节等重要的节日节庆,都可以成为教学主题。老师会引导孩子进行学习,有关体能、美术、数学等活动,也都围绕这个主题来融入操作。

钟玉婷表示,英语只是一个沟通的工具。让她印象深刻的是,曾经有个小女孩说出这样的句子:「My socks are drinking water.」(我的袜子正在喝水),其实她想传达的意思是「我的袜子湿了」。不管文法对或错,孩子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这就是外语教学的目的。

从阅读和生活中培养文化素养

吴敏兰长期推广亲子共读,借以提升中、英双语能力,也看到明显的进步。她在幼儿园提供大量的中、英文书籍,让孩子借书回去,并由爸妈一起共读,让学习得以延伸到家里。

此外,语言与文化发展密不可分,因而也会将主题教学延伸到跨文化的学习。例如,讨论「我的身体」的时候,让孩子知道世界各地有不同肤色、发质的人;交通工具的主题,可以利用各种绘本,介绍世界各地的孩子利用哪些交通工具上学。此外,有些学校会定期举办跨文化周,从食、衣、住、行、育、乐去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

「文化素养很重要,影响人际关系,需要从阅读和生活中慢慢去培养。」吴敏兰强调,孩子愈小,对文化愈不会有刻板印象,比如在印度周,让孩子体验用手吃饭,或在越南周认识不同的斗笠、饮食和语言,「他们愈早接触不同的文化,就能产生愈多的包容与尊重。」

虚拟资料各个名师课程,学习资料免费送,送你18套价值1800的视频资料,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顺,添加 微信公众号:bzfj855 回复:免费领取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3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