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音乐的孩子,才学得长久文/卢家珍、林纹如玩「乐」──一辈子的音乐规划与资产音乐可以是一种职业、一种工作,音乐也可以成为一种生活,与你一起呼吸、一起感受春夏秋冬,用打击乐进入音乐天地,用快乐、循序渐进的方式玩音乐,获得的是人生中一辈子珍贵的资产。艺术可以带来快乐,音乐尤其能够打动人心。许多人都
文/卢家珍、林纹如
玩「乐」──一辈子的音乐规划与资产
音乐可以是一种职业、一种工作,
音乐也可以成为一种生活,
与你一起呼吸、
一起感受春夏秋冬,
用打击乐进入音乐天地,
用快乐、循序渐进的方式玩音乐,
获得的是人生中一辈子珍贵的资产。
艺术可以带来快乐,音乐尤其能够打动人心。许多人都喜欢音乐,因为音乐不但可以纾解压力,让身心得到适度的发展、解放,也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和表达情感,为我们的生命增添缤纷的色彩。
探索声音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
孩子喜欢探索声音、喜欢音乐,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因为「听」是孩子第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从婴儿时期开始,就已经展现对声音有反应、对音乐有感的一面,因此在成长的过程,总喜欢透过敲敲打打的摸索,聆听不同乐器发出来的声音,「玩」声音,可说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
在朱宗庆打击乐教学中心, 时常会听到家长走进来为小朋友报名上课时,跟柜台的行政姐姐提到,因为孩子平常在家就喜欢敲敲打打,所以就带小孩来上课。教学中心行政琪琪姐姐说,每当孩子第一次来到教学中心,走进仿佛是击乐魔法王国的教室时,看到金属、木头、皮革等各式材质样式的打击乐器,总会眼睛为之一亮,吸引他们的目光,而经验法则告诉她,下一步,他们一定是雀跃地穿梭在各项乐器间敲敲打打一番,当听到不同打击乐器所发出各种奇妙音色而兴奋无比。
是的,就因为打击乐器的多元,能满足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任何一项打击乐器,透过不同的敲奏方式与敲奏器具,都可以发出各式各样的音色,也因为打击乐贴近人类本能的这项特质,易于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所以最适合作为他们接触音乐,开启通往音乐世界的那扇窗。让孩子自然而然的从敲敲打打的「玩乐中」,发自内心的喜爱、沉浸在美好的音乐世界,是教学系统里每位老师、每位工作伙伴对自己的期许也是对孩子的使命。
循序渐进的快乐学习方式
朱宗庆认为,教学系统的课程设计,应是在「玩音乐」的氛围中,依照不同孩子对音乐的接触与接受程度顺势而为,逐步调整练习所占的比重。考量孩子身心发展的特征,将打击乐融入,让孩子在自然且无负担的情境下,产生学习的满足感。
因此学习阶段的初期,主要是透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愿意敞开心胸接触,也让孩子可以放松心情学习,进而启发想象力、激发创意、增加耳朵的敏感度、培养基本的节奏能力以及建立自信,最终则视个别需求来决定发展,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进入音乐领域。所以教学系统的各个学程,皆是依照「接触、感受、喜欢、学习、训练」的最佳音乐学习历程,以及不同阶段孩子身心发展情况需要,规划出相应的学习项目。
在朱宗庆的观念里,学音乐是无法速成的,需要渐进累积才会有成果,无论是哪一种课程、哪一种阶段的学习,都应该包含前述五个历程,它并非制式的学习框架,不一定依序进行,甚至有可能彼此交叠、同时进行,完全视个人学习感受度来调整、挪移所需的时间。
举例来说,当从来没接触过音乐的孩子进入教学系统,他可能花较多时间在「接触」与「感受」音乐,慢慢地透过课程设计与讲师的引导而「喜欢」上音乐,而在打击乐的乐趣中引起兴趣后,才会进入「学习」与更后续的「训练」阶段;而对专修班的孩子来说,虽然已具备基础的音乐能力,但面对更难诠释与理解的乐谱,或未演奏过的乐器,仍是从「接触」、「感受」开始,在懂得欣赏、「喜欢」其中的美妙之后,或许因自我要求与期许而更快速的进入到「训练」阶段,甚至为了精进技巧而花更多的时间,这整个心路历程,事实上都涵盖在「学习」之中。
换句话说,教学中心强调以孩子为主的快乐学习,不只是教孩子音乐演奏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与习惯。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3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