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就能学识字!透过游戏让孩子从名词、动词、形容词开始学名词识字启蒙这件事,我们可以先从最多、最常见的名词开始。在为孩子布置蒙氏家庭环境的时候,可以在很多物品的相应位置贴上标签,比如在清洁工具旁边黏贴「扫把」、「畚箕」等字卡。这样一来,孩
名词
识字启蒙这件事,我们可以先从最多、最常见的名词开始。在为孩子布置蒙氏家庭环境的时候,可以在很多物品的相应位置贴上标签,比如在清洁工具旁边黏贴「扫把」、「畚箕」等字卡。这样一来,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认识这些字。
我们还可以设计名词与模型或者图片配对的游戏。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所有物品全部呈现在孩子面前,所以平时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多收集一些玩具小模型,像是乐高玩偶,还可以收集一些小图片,用来识字效果会很好。因为大部分孩子都喜欢动物,所以农场模型可能是非常理想的识字启蒙道具。
抛砖引玉
有一天我神秘兮兮地跟孩子说:「今天有个秘密任务。」接着递给她一张写着「马」的字卡,同时念「马」,然后指着一旁的农场模型跟她说:「请给我『马』。」
女儿将马的模型拿来,我将字卡放在模型前面。
当孩子积累了三个生字后,便可以透过各种有趣的方式展开三段式游戏的第二段。可以跟她说:「请给我马的模型。」或者闭上眼睛说:「请将『马』的字卡放在我手上。」、「请将『狗』的字卡放在我头上。」
完成了蒙氏三段式的第二段,就可以让孩子独立将字卡和模型配对了。
一开始让孩子认识的字,要更从兴趣和环境出发,而不是从常规的简单汉字开始。当孩子进入到书写敏感期后,自然会在书写动作中记忆那些笔画简单的汉字。
动词
等孩子积累了一定量的名词汉字后,我们就可以带他认识最直观的动词了。动词可以透过做动作直接表现出来,不仅生动形象,还能锻炼孩子的肢体表达能力。
抛砖引玉
我向女儿展示了一张字卡,然后做出相应的动作,让女儿猜是什么。比如「跳」,我就原地跳几下。
女儿说:「跳! 」
我说:「对,这个字就是『跳』。」
然后我用同样的方法,带她认识了其他一些动词汉字,比如「走」和「唱」。
当孩子积累了几个动词之后,我们就可以用三段式游戏来帮他巩固。比如让孩子抽选一张字卡,做出相应的动作,然后我们来猜。
形容词
当孩子积累了一定量的名词汉字后,再逐步跟他介绍形容词,带孩子认识形容词的时候要从易到难,逐步递进。
我们还可以结合感官活动带孩子认识形容词。比如用三段式游戏的方法介绍「粗糙」和「光滑」这两个词,可以将家里一些触感粗糙和光滑的小物件收集起来,让孩子将这些小物件分成「粗糙」和「光滑」两类。分类结束后,再介绍「粗糙」和「光滑」的字卡,让孩子将字卡放在对应的位置上。
当孩子的兴趣被激发时,就可以和他重复玩这个游戏,可以打乱顺序让孩子重新分类,如果想增加难度,也可以让孩子蒙上眼睛来分类,最后将字卡放在对应的位置上。
抛砖引玉
我交给女儿一张秘密任务卡,上面写着「笔」。
女儿之前已经认识「笔」这个字了,便拿来了笔。
但我说:「谢谢你,这不是我要的笔。」
然后我又给了她一张字卡,上面写着「红」,我一边念出:「红」,一边把它放在了笔的前面。
于是女儿又跑去拿来了红笔。
后来我用同样的方法带她认识了「白」和「蓝」,再用三段式的方法来复习熟记。
我们还可以借助孩子小时候熟识的绘本,在带着孩子重读的过程中,有意引起他对其中形容词的注意。比如经典绘本《好饿的毛毛虫》中有小小的蛋、暖和的太阳、漂亮的蝴蝶等,我们就可以将这些形容词和对应的名词字卡准备好,和孩子一起来一一配对,最后再透过绘本核对是否正确。
字卡
中文中除了名词、动词、形容词,还有代名词、副词、数词、量词、介词、连接词等,都可以用类似的游戏思路帮助孩子认识更多词性的汉字。这里的几个例子只是抛砖引玉。
如果孩子处于识字敏感期,那他会很容易发现环境中出现的学过的字词,认出来后会非常自豪,并激发出更强烈的识字兴趣和自信。
随着孩子认识的字越来越多,我们可以为孩子认识的所有字卡和词卡收纳在一个盒子里。当孩子无所事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为他提供选择:「你是想画画,还是拼图,还是玩字卡游戏呢? 」如果孩子选择了字卡游戏,我们便可以根据孩子平日的兴趣自由发挥,创造出各种识字游戏,比如我经常和女儿玩「字卡店买卖」的游戏,而我们网络社群里的生生妈妈和儿子玩的是「字卡大街的新鲜事」,在这里介绍给大家。
抛砖引玉
l 游戏名称:字卡大街的新鲜事。
l 工具:要复习熟记的汉字字卡,多辆玩具翻斗车,一个白盒子。
l 玩法:生生妈妈说一个字或者词,生生找到字卡,然后放入自己选择的翻斗车里。有时候也会让生生自己选择字卡或者词卡,那就要先说出是什么字。最后把车开到收集站,把字卡都倒入白盒子里。
翻斗车可以用来清洁马路,可以用来运输建材,还可以自由发挥一下,想些别的事情做,以此为理由,收集字卡。每天还可以变换交通场景,灵活加入交通规则、导航、加油站等,让游戏变得更丰富。
生生妈妈说,连续三天晚上,在她累趴了想早点躺下时,生生就跟她说:「妈妈,我们还要玩字卡大街的游戏呢! 」
渐进阅读
当孩子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并且保持着识字兴趣,便可以为他准备一个移动汉字盒。这个移动汉字盒有20~30个小分格,可以分类收纳上百个常用的、孩子熟悉的汉字。每个家庭都可以自主设计自己家孩子的个性化移动汉字盒。
表4-1就是我们家的移动汉字盒设计表,可以给大家做个参考。最左边的一列是动词,分为一般动词(比如走、唱、看)、判断动词(是),以及表示存在的动词(有)、趋向动词(比如来、去)、能愿动词(比如能、可以),还有心理动词(比如爱、想)。
第二和第三列都是名词,分别为表示人(比如爸爸)、动物(比如猪)、食物(比如西瓜)、自然(比如风)、家具(比如床)、身体部位(比如鼻子)、地点(比如幼儿园)、时间(比如明天)等名词。
第四列是形容词、数词和量词。形容词中包括表示颜色(比如红色)、心情(比如开心),以及一般常用的形容词(比如大、长、热)等。
最后一列是常用的介词、副词、助词等。
准备汉字盒时,我们可根据词性分类,但是不需要告诉孩子相关的语法知识,只是给他一个词性分类的感性积累,也是为了便于我们收纳和快速寻找。
那移动汉字盒怎么玩呢?就是给孩子提供有限的字词,让他们自由造句。
抛砖引玉
先摆出三个动词,比如「吃」、「玩」、「听」,让孩子从中选择一个。假设孩子选择了「吃」。
将三个人称代词或者表示人、动物的名词摆出来,比如「妈妈」、「奶奶」、「狗」,
然后问孩子:「谁吃呢? 」再让孩子从中选择一个。假设孩子选择了「妈妈」。
接着将几个食物名词摆出来,比如「饭」、「牛奶」、「水果」,问:「只有这三种,妈妈吃什么? 」再让孩子从中选择一个。假设孩子选择了「饭」。
最后将这个句子以及备选项陈列在桌子上,孩子会在不经意间不断复习,并且组合出新的句子。
注意每次只给孩子三个选项,看孩子是否能认出来,如果孩子不认识,就先用三段式游戏来引导他认识这三个字词。
通过组合短句,孩子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会大大提高,之后,我们可以尝试让他组合长句,比如「他在看一只黑色的狗」。
这个移动汉字盒不是万能的,它远远不能涵盖所有句子,我们使用它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打开阅读之门。透过移动汉字盒的初步积累,我们就可以为孩子自制一本个性化的小书了。每页一句话,字和图分别在不同页面上,还可以邀请孩子来画配图。
透过这本自制的个性化小书,孩子便拥有了自主阅读的自信。这时再逐渐为孩子精挑细选一些优美、有趣的分级阅读小书,孩子很快就能独立在书海中遨游。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3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