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篇:新北市菲力幼儿园〉让孩子在讨论中学会独立自主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用孩子的耳朵听世界、用孩子的心去感受世界,加入了阿德勒的教养法则,菲力幼儿园的幼教老师教孩子学会思考和独立。中午12点的午餐时间是孩子最期待的时刻,位在新店的菲力幼儿园也不例外。不过,大班的孩子今天得先讨论要把工作日志写完再吃饭,还是吃完饭才写日志。各自表
实战篇:新北市菲力幼儿园〉让孩子在讨论中学会独立自主
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用孩子的耳朵听世界、用孩子的心去感受世界,加入了阿德勒的教养法则,菲力幼儿园的幼教老师教孩子学会思考和独立。
中午12点的午餐时间是孩子最期待的时刻,位在新店的菲力幼儿园也不例外。不过,大班的孩子今天得先讨论要把工作日志写完再吃饭,还是吃完饭才写日志。各自表述后举手表决,老师数数人数,宣布先写完再吃饭。所有孩子开心的少数服从多数,教室马上安静下来,每个人专注完成工作。
菲力幼儿园今年的教师培训主题是「正向教养」,每个老师都收到一本《跟阿德勒学正向教养》,再利用4天的课程学习正向教养的理念和方法。老师发展出3个招式。
招式1:让孩子讨论
阿德勒心理学的重要精髓之一,即为让孩子有大量的讨论和选择权。在教室经营上,如果孩子能在平等地位上讨论、解决种种问题,就能拥有归属感和贡献感,自然能激发责任感。所以在菲力,孩子每天花最多时间的就是「讨论」,什么都要讨论、什么都可以讨论,2岁多的小小孩也不例外。
「小班可以讨论什么?」很多到菲力参观的家长都非常疑惑。 「只要有好的引导,2岁的孩子可以分享的想法很多呢!」复兴分校园长李桂玉笑着说。
进到小班教室,孩子正在进行绘本时间。老师讲了《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后,一一问孩子:「如果你是小兔子,会怎么做?」「你觉得为什么大兔子要那样说呢?」孩子轮流站到台上,用稚嫩的童音说:「大家好,我是OOO,我今年3岁,如果我是小兔子,我会……」
中班的孩子正在上音乐律动课。菲力的音乐课没有统一动作,而是让孩子听完音乐节奏后讨论、设计动作,再一起唱唱跳跳。
母亲节要送给妈妈的美劳作品也是一起讨论出来的。要用什么素材?想怎么表现?有人说要用树叶拼贴妈妈美丽的脸,有人说要用豆豆串成项链送给妈妈,孩子尽情表达创意,只要是老师能够找到的材料,都会让孩子尝试。
招式2:给10分钟抒发情绪
每天练习讨论和分享,孩子到了大班就可以成熟的和老师讨论「我现在很生气,可以怎么办?」「我刚刚推了同学,是因为……」等等情绪或行为。
当下大人该如何接招?菲力的老师会先让孩子知道情绪爆发没有错,然后让他选择「你想到旁边暂停一会吗?」或是「你现在想用什么方式冷静一下呢?」有些孩子会说要画图,有些说要到角落安静一下。只要找到抒发方式,只要10分钟,孩子就能把情绪调节好,再回到团队中,或是和老师讨论刚才发生的事情。
秘诀就是「了解孩子的行为密码」。李桂玉观察,孩子每个行为是在「传达讯息」,端看大人是否有敏锐的观察力,并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菲力曾经有个新生,只要老师招手呼唤就会露出惊吓的表情,并下意识闪躲。和家长讨论后老师才知道,孩子原先的主要照顾者都是用剧烈的动作表情、生气的语气呼叫他,所以只要看到大人手举起来、叫他的名字,孩子就会有恐惧的反射动作,这就是他的「行为密码」。
菲力的老师是这样「解码」的:走到孩子身边,先用身体靠近他,用眼神告诉孩子「我要跟你说话啰」,再轻柔的喊他的名字。互动方式改变后,孩子的恐惧感消失了,很快愿意看着老师眼睛说话,也愿意表达,之后无论是人际相处或者是学习,都愈来愈上轨道。
招式3:以提问代替指令
李桂玉发现,大人各式各样的指令常常会让孩子害怕、退缩,但如果换成启发式的提问,孩子就会有思考能力,也更想去解决问题。
比方「收玩具」这个幼教现场每天都在进行的拉锯战,老师如果下「请把玩具收好!」的指令,孩子可能因为怕老师生气而收玩具,但若老师没看到就跑走,得要提醒好多次。如果老师换个方式,问孩子:「我们要说故事啰,在这之前地上的玩具该怎么处理呢?」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用孩子的耳朵听世界、用孩子的心去感受世界,加入了阿德勒的教养法则,这群幼教老师跳脱以往的教育方式,找到有效方法。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3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