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愈大,为什么会和爸妈渐行渐远?亲职专家:从小和孩子一起好好过节,长大后就能减少「过节」好好过节,就能减少「过节」─孩子长大更需要好好过节─「累死了,才刚忙完万圣节的超人装扮,接着又要处理圣诞节的活动」,常听朋友们抱怨着忙碌着配合幼儿园庆祝节日的各种活动,但一边抱怨,嘴角仍是上扬,带着笑意;虽然忙碌着孩子的打扮,但也因着参加孩子的
孩子愈大,为什么会和爸妈渐行渐远?亲职专家:从小和孩子一起好好过节,长大后就能减少「过节」
好好过节,就能减少「过节」
─孩子长大更需要好好过节─
「累死了,才刚忙完万圣节的超人装扮,接着又要处理圣诞节的活动」,常听朋友们抱怨着忙碌着配合幼儿园庆祝节日的各种活动,但一边抱怨,嘴角仍是上扬,带着笑意;虽然忙碌着孩子的打扮,但也因着参加孩子的活动,有机会看到孩子逗趣的表演或参与亲子互动,仍然十分享受,真是「甜蜜的负荷」。
然而,「甜蜜的负荷」随着孩子长大,渐转变为「针锋相对的现场」,在许多亲子冲突的个案晤谈中,我常问父母:「从什么时候亲子关系变得这么多冲突」,大部份的父母都要犹豫一阵子才能回答这个问题,而且大多数的回答,「孩子小时候,和孩子的关系很好,渐渐的孩子长大,尤其到了小学高年级及高中,愈来愈难管教,冲突也愈来愈多」。
确实,随着孩子的年龄渐长,从幼儿园毕业后、进入小学到高中,学业压力愈来愈多、出游次数也愈来愈少,而渐渐长大的孩子也渐远离无忧无虑的童真,愈来愈多烦恼,愈来愈多主见,愈来愈不想一味听父母的话,父母也随着孩子的升学考试或行为管教愈来愈多焦虑甚至冲突,日子久了,本来亲密的亲子关系,随着日子一点一滴的消逝,变成了陌生人甚至敌人。
在孩子年龄渐长,尤其进入青春期,迈入转变为大人的过程,孩子会想摆脱父母,是迈向独立成长的必经过程;而也可能会藉由否定父母,以逐渐发展自我思考的能力,甚至会想做之前没有做过的事,以扩张自己的能力。但看在父母的眼里,都有可能变成「叛逆」或是「担心」,而想改进、制止甚至暴怒等方式,这些点点滴滴的过程,对父母与孩子来说都是彼此的课题,连舌头都会不时被牙齿咬到,亲子关系难免会擦伤、甚至破皮流血,这些「关系的伤」隐而不见,却是真真实实破坏关系。
因此,随着孩子的年龄渐长,其实很需要各种敷料、保养剂,以让这些看不见关系的伤处、破口能有被涂药及恢复的机会,才不会在旧伤日益恶化又同时增加新的伤口。
让每一个努力的日子留下美好回忆
从年头到年尾,如果细算节日,从元旦新年、除夕、青年节、妇女节、清明节、母亲节、端午节、父亲节、中秋节、圣诞节、再加生日,一整年其实有许多「现成」的「欢庆时刻」,只要刻意的规画,如玩桌游守岁、妇女节变成与女儿一起下午茶的女神节、中秋节即时不出门赏月也能在家自己做蛋黄酥、而圣诞节甚至可以摆个圣诞树,每天在树上挂个小惊喜,变成欢乐的圣诞周;那清明节就遵循古法,自己来包润饼,甚至还是可以过儿童节,买些仍旧可爱精致的点心或小饰品等,在家里各处藏匿,来玩「找找乐」。
甚至还可以自创「开学日」、「学期过半日」、「期末结束日」等各种庆祝,借着过节,让平淡平凡度过每一天上学工作的日子能多些鼓舞与乐趣,也让每一个努力的日子都能留下美好回忆。
刻意的过节,也等同是刻意的为亲子之间、家庭之间保留一份专属爱的礼物,在安排规画节日的过程,不仅是为对方着想,也是让自己能记得对方好的时刻,想一起继续美好的关系。而好好过节,如同关系的润滑剂,自然就能减少彼此的心结,也能化解「有形无形的过节」。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3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