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幼儿园篇:给孩子多一点时间!对「不想、害怕去上学的心情」给予同理协助,孩子会更有安全感史上最长暑假即将结束,该如何让孩子好好收心,避免开学症候群、让孩子与校园无缝接轨呢?《未来Family》请来多位专家,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孩子给
开学幼儿园篇:给孩子多一点时间!对「不想、害怕去上学的心情」给予同理协助,孩子会更有安全感
史上最长暑假即将结束,该如何让孩子好好收心,避免开学症候群、让孩子与校园无缝接轨呢? 《未来Family》请来多位专家,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孩子给家长们务实建议,幼儿园新生最常发生的是分离焦虑问题,小学生则着重学习独立,高中生应趁着暑假了解升学模式并探索个人兴趣与天赋。只要多留心、用点小技巧,就能帮助孩子迅速适应上学生活。
小小孩上幼儿园亲师合作、细心守护
●给新生的建议:
对小小孩来说,上幼儿园不但要适应团体生活、还有学习上的挑战,生活型态也不同,但小小孩的表达能力不好、也缺乏对情绪的觉察能力,此时,家长能否细心观察、与老师充分合作沟通,就显得格外重要。
1.带着孩子先熟悉环境
幼儿园新生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分离焦虑,拥有29年幼教经验的某地市立信义幼儿园园长陈美君说,孩子从家庭生活进入团体生活,会紧张是必然的,父母不妨利用时间,带孩子到学校附近走走、甚至进校园玩玩游乐设施、聊聊未来的新生活,建立学校在孩子心中的正面形象。通常分离焦虑在一、两周内就能改善。目前幼儿园也常常举办公开活动,可以多参加,让孩子体验团体生活,可参考教育局网页上所公布的公立幼儿园对外活动。陈美君说,还能够多跟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的同龄孩子来往,让孩子练习交朋友,学习分享与等待。
2.在家练习生活自理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若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如自行如厕、自己吃饭等等,比较容易适应团体生活,也会比较有自信心;如果在开学前还没培养好这些能力,家长也别急着特训,曾担任多年幼儿园老师的《育儿顾问到你家》作者大树叔叔赵崇甫建议,可用渐进式的态度「邀请」孩子做这些事,例如邀请孩子坐马桶,若孩子抗拒,家长就自己先坐给孩子看;要穿内裤还是穿尿布,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挑。倘若孩子还没学会这些能力,陈美君提醒,家长别吓孩子、千万不要说「你这样去学校,老师会骂人喔」之类的话,就让老师带领孩子慢慢学习、慢慢进步,只要有耐心,就会有好成果。
●给旧生的建议:
1.开学约前一周开始调整作息
许多幼儿园旧生虽已非「菜鸟」了,但仍有开学症候群,陈美君观察,最常见的原因是孩子作息还没调好,睡不饱导致心情不好,她建议慢慢提早就寝时间,睡饱才有好心情。赵崇甫说,开学前一周最好别安排出远门,避免玩太疯,可以跟孩子一起收书包、一起采买上学用品,跟孩子再演练几次上下学路线,聊聊在学校的开心事,例如吃点心、玩游戏等等。
孩子有时候会因为黏父母,抗拒上学,赵崇甫说,不妨运用「同理」的方式跟孩子聊聊,比方说:「你觉得跟妈妈在一起很开心,是吗?」、「你不想回去上学,那我们一起想办法。」然后跟孩子聊聊学校有哪些朋友、有什么好玩事,引导孩子回想与述说。也可以采取替代陪伴的方式,让孩子带着心爱物品如小毛巾、玩偶,或妈妈的照片、钥匙圈等,一起去上学,重点是让孩子感到被爱、被支持。
●给爸妈的建议:
1.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通常,孩子会不喜欢、害怕上学,是因为对于环境和事物的不熟悉所导致,也因此我们会发现,比较常接触人、参加活动和阅读的孩子,通常比较不害怕新环境、更甚者,会对心事物有好奇心和观察力。除了带孩子先去熟悉学校等学习环境外、父母不如分享自己过去上学的小故事,除了解除孩子的焦虑外,也增加了孩子的爸妈的认识和感情。
阅读方面,上学前一天太过于担心,开学前开始睡不着,于是不断找借口和妈妈说不去上学的孩子,可以读《猫咪雷弟上学去》,用幽默故事化解孩子上学第一天的焦虑,故事里的猫咪雷弟对什么事都充满兴趣与好奇,很明显的就像孩子一样,容易让小孩产生共鸣,并且一读再读,为上学做一次次的心理准备。
故事同样以猫为主角的《好棒好棒的第一本书》,以哈弟一家的日常生活及环境为主,从家里的房间、浴室、厨房、客厅,到学校的教室、操场,再到超级市场、医院、火车站、港口、农场等地,来认识颜色、数字、形状、大小、身体、月分等相关知识,另外还有700多个生活中常用的中英文词汇,让孩子可以潜移默化来阅读。
最后,一定要推荐的是美国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又被《时代杂志》推荐为百大不朽童书的《小火车做到了! 》来为开始步入另一个人生重要阶段的孩子们打气。故事主角蓝色小火车头,心肠好、乐于助人、勇敢执着,纵使路途上遇到重重困难,仍然不断的告诉自己「我想我可以——我想我可以——我想我可以——」,坚持到底把小火车载运的玩具和食物即时运到山的另一边,给需要的小朋友。这样的故事,让孩子遭遇挫折时,能在心中顿时想起蓝色小火车头的勇气和乐观的决心,激励自己可以克服和解决。
2.父母才是孩子第一个老师
「我们不需要十全十美、但要尽心尽力。」
当然,对孩子最重要的还是爸爸妈妈的故事,「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未来。」父母经验分享及以身作则,是给孩子最棒的礼物。我们不需要表现的很完美,但我们可以表现出纵使在遇到挫折和不足时,仍然冷静以对、仍能关心包容自己和他人、仍能选择善良,这才是给孩子最实际、一辈子都不会被淘汰、最重要的能力。
大数据编辑:王信惠、黄小羽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3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