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大要做什么样的人,孩子长大要做什么样的人文案

孩子长大要做什么?孩子未来的路,是父母亲最关心的。有关于与孩子未来的对话,通常会像这样:「孩子ㄟ,对未来有没有什么想法啊?会想要从事什么工作?」接下来的对话,通常会像这样:孩子说:「我喜欢……」、「我想要做……」接着心急则乱的父母亲会立刻接上自己的意见:「可是……」、「要不要考虑……」父母亲总是会担心孩子的未来发展,能否有安心立命的「

孩子长大要做什么样的人,孩子长大要做什么样的人文案

孩子长大要做什么?

孩子未来的路,是父母亲最关心的。有关于与孩子未来的对话,通常会像这样:

「孩子ㄟ,对未来有没有什么想法啊?会想要从事什么工作?」

接下来的对话,通常会像这样:

孩子说:「我喜欢……」、「我想要做……」

接着心急则乱的父母亲会立刻接上自己的意见:「可是……」 、「要不要考虑……」

父母亲总是会担心孩子的未来发展,能否有安心立命的「好」 工作,会不会功成名就,钱赚得多不多?台语的说法是,到底有没有 「出脱」。

就在这个担心之下,父母常会不自觉地就在当下做出一些反应和要求。最直接的就是功课。在对未来并不清楚的情况下,只好在当下先要求了再说。 「把书念好」是非常多父母每天最常要求孩子的事。

这样的要求和氛围,其实也在影响着亲子关系。因为孩子是被要求的一方,每天见到父母亲,往往谈的就是功课,不然就是补习或是成绩……许多孩子的问题也往往从这个现象开始衍生。

例如:「心事无人知」的孤独感疏离感,感叹父母亲关心的只是功课,却完全不关心他这个人;以及本身对课业成绩(学习意愿)低落的无力感和失败感,因为现行教育体制的难度,能有效应付课业及各式考试的,往往是少数,大部份的孩子只能辛苦的挣扎着,伴随着对未来极度低落的信心和积极性,被动向前。

接下来往往衍生出更多的负面循环,孩子很容易就往不好的,问题青少年的方向移动……亲子关系更不用说,话不接头三句多……

其实 , 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是可以有不同的做法和亲子互动的方式。

父母必须先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前提是:关于孩子未来的路,往往超越了我们父母亲的想象!不是有个研究指出,未来的工作,很多是现在根本没有的,教育体系及家庭教育显然也不会有相对应的教育准备。

所以 , 父母亲担心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因为未来的工作,和我们现在想的、知道的不太一样了。先想想看,以前我们的第一志愿是什么?以前法商科最红的是国贸科系,现在很多都已经改名了,而最受欢迎的科系也变成了财金和法律。再想想,我们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最红的、最想进的是什么公司?现在还在吗?

再者,社会认同的价值也不同了。面包师傅吴宝春成了年轻人的偶像;李安导演在好来坞成功的发展,也激励了很多的年轻人。李安的路,就是那种不知道未来在那里,但一路努力终至成功的典范。想想看有多久的时间,他只能准备忍耐着,在剧场跑跑龙套。

也就是说,这个世代将是更为多元的世代,父母亲的猜测往往是不对的,操心也可能是白操心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那该如何支持孩子对未来的路的选择?

或许就以我们家大儿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怎么一路发展来做个例子,分享父母亲可以怎么支持,并且能够支持到什么程度。

父母亲先帮他问了朋友,借了一把吉他,并请朋友教他吉他。之后还是继续有兴趣,他的小姨丈买了一把电吉他送他,爸爸则是陪着去乐器行挑选。我还记得当时心情,会有点不知道未来孩子长成什么样子的忐忑,因为对学热门音乐的人有些成见。

后来也支持着参加了一些音乐的学习营队,包括很幸运的报到了国家音乐厅的暑期音乐营队。他自己去芬兰当交换学生时,也在欧洲见识了很多欧洲的音乐活动,包括了全球音乐人重要的音乐节 Tuska。

入选 104 举办的全国高校热门校歌大赛,对他应该是一个很大的鼓舞。父母亲陪着他在决赛时一起在西门町的河岸流言当啦啦队,帮他加油!在那个舞台上,他是最自在最快乐的!

另外,从父母亲自我的学习成长角度来看,如果不是孩子选择走这条路,做父母的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走进河岸流言-那种年轻人热门音乐的场地。这算是陪着孩子成长的相对成长。

不过发展路上,对孩子比较重要的,不只是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成功;反而是各种随之而来的挫败,父母亲的陪伴与支持更是相对重要。因为孩子每次和父母聊的时候,往往是他挫败的时候,像是某某次的音乐决选又没入围入选之类的。

孩子成长之路有很多的惊奇,我其实很难想象,凭着一把吉他,也可以考上音乐系(古典吉他组)。在爸爸的想象里,都是那种从小科班打造出来的钢琴或小提琴高手,才能念的音乐系。

对父母亲来说,另一个挑战是,孩子走这条路到底能不能「当饭吃」?这点坦白说实在不确定。因为我也知道,某地这么多的乐团,真正的天团只有一个,就是五月天!真正 Rocker(摇滚乐手)扬名立万的,只有一个伍佰!

这过程中,到底要支持到什么程度,我觉得应该要看孩子的兴趣与投入。像我这个孩子,我其实也蛮佩服的,每天只要有空,就是一直弹一直弹,或是在那里研究这个音乐作那个曲,三不五时还挑战一下自己做一些不成熟的音乐作品。每天就是在音乐的天地里搞这搞那的乐此不疲。

正因为他自己显现的这个热情和执着 ,让我们做父母自然会给予更多的支持 , 因为内心愈来愈笃定,这的确是适合他的。也顺便提醒一下,开始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因为孩子要学钢琴或小提琴或其他乐器,立刻投资全部买给他。先看看他的学习状态和热情能否持续,再来决定要投资多少投入多久,否则很多家庭买了乐器之后就是放着生蜘蛛网了。

亲子之间有了这样的默契和共识,父母和孩子就有很多事情可以聊可以互动 , 像我们就一起去看披头四特展 , 在里面获得很多共鸣 , 连展场内的合照或独照,都是家人之间极具纪念意义的重要生命时刻。

孩子未来的发展之路,我们还有很多可以好好谈慢慢聊的。

虚拟资料各个名师课程,学习资料免费送,送你18套价值1800的视频资料,希望你在以后的日子越来越顺,添加 微信公众号:bzfj855 回复:免费领取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14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