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该承担,但精神疾病不得被污名化4岁女童案让人心惶惶,大家又惊又恐又难过,孩童安全、死刑等等议题又再度被讨论,但仍旧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才能好,就算离开电视网络,心依旧不能平静。某社交上许多发泄文,心情分享文,更多的键盘法官,就没人想好
4岁女童案让人心惶惶,大家又惊又恐又难过,孩童安全、死刑等等议题又再度被讨论,但仍旧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才能好,就算离开电视网络,心依旧不能平静。某社交上许多发泄文,心情分享文,更多的键盘法官,就没人想好好重视精神医疗这一块。死刑,我绝对赞成,但,然后咧
这又再一次揭露出大家对疯狂心灵的恐慌与想象:
「既然看过医生难道医院不用负责吗可以任由病人有机会行凶吗」(忘了医院不等于法院)
「那个神经病,家人为什么不把他关起来要让他出去乱跑」(如果关起来就能解决问题的话,这社会就简单多了)
「嫌犯家属为什么不对社会道歉」(这是清朝吗还要子债父还)
「这个社会太可怕到处都是随机杀人魔!」(这样想并不会更好)
「难道说有精神疾病就可以不用负责」(当然不)
如果大家都误以为被判定有精神疾病就可以免责,对精神病患偏见愈深,让心生病的人就更不敢就医,就会有愈来愈多「在家里的郑捷丶王景玉」成为你社区里的未爆弹。
我在精神医疗机构服务多年,每天都与精神病患相处,观察过无数个精神病患与家庭的样貌,了解要成为严重的精神病患绝非一朝一夕,家庭生病了,社会也无法置身事外,对于这样的憾事,不管是谁,有错就该承担,但也不容许精神疾病被污名化。
一个人要累积许多症状,幻想幻觉,并决意付诸行动,这中间的过程很漫长,漫长到我们一定有机会做点什么,不管家庭品质如何,改变的契机在于过程中有谁可以拉他一把。
从现在起,我们可以这么做……
你身边一定有一些看起来状况并不好的亲友,可能有的喝酒(甚至用毒),可能平常独来独往没什么朋友,可能长期辍学失业,或者常与人冲突等等,通常我们会怎么做试着忽略或假装没看见但从现在起,我们也可以这么做:
*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几句简单的问候,让他知道还有人愿意关心他。
*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给予协助,例如提供就业资讯或就医资讯。
*当他开始出现一些危险行为,例如谩骂或威胁时,请警觉一点鸡婆一点通报邻里长,甚至警消单位,利用社区力量关心方式很多,不见得要动用强制就医。
*即使是精神病患,大部分的时候都跟你我没两样,请试着以平常心相处。
*告诉自己的孩子,心生病跟身体生病一样,都需要看医生,也会有机会好起来。
为心灵所困的疾病何其多,忧郁症只是其中的一种,对于心理疾病的研究观点早已经超越了先天与后天这种二元论的说法,任何身分、任何阶层,不分年龄性别,都有可能被心理疾病所扰,所以这些离你并不远,它们不只是新闻里的标题。
如果精神病患在你家,我想你就会有不一样的思考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