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需要烦恼可以为孩子留下多少财产,你只要为孩子树立典范,教给他好品德就好!人从出生到往生是「缘份」和「因果」连接起来的。这篇文章不谈消极「宿命论」,从积极面讨论父母该如何在孩子生命里扮演的角色。包括我在内,有了孩子之后第一个担心的就是她们未来钱够不够用。重点从来就不是钱、但我们却都只在乎钱俗有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电影
你不需要烦恼可以为孩子留下多少财产,你只要为孩子树立典范,教给他好品德就好!
人从出生到往生是「缘份」和「因果」连接起来的。这篇文章不谈消极「宿命论」,从积极面讨论父母该如何在孩子生命里扮演的角色。包括我在内,有了孩子之后第一个担心的就是她们未来钱够不够用。
重点从来就不是钱、但我们却都只在乎钱
俗有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电影名言:「人生就是这样,落土八分命」。再再隐含生为父母该扮演的角色与方向。
一把火烧了鸦片的林则徐认为,下一辈有能力,多留钱会让他不求上进;下一辈是庸才,给遗产只是让他多闯祸害人而已。结论是压根儿不需要烦恼为孩子留多少财产的问题。
钱最直接也通俗,于是我们都为数字在努力
花钱是满足身体需求最简单的方法,行走江湖也有个数字做为比较立基,争个世俗成就与身份高低。所以举凡社群网站总有人教我们「赚钱」、新闻报导也有个股市资讯、传统商业社团更是砸钱摆个富样子……。
久而久之,大众心心念念的钱也就沦为不断追求「没有最多、只有更多」的数字游戏了。
「五福」临门,好德性才是关键
完美人生求的是「五福」。分别是: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安祥、自然死亡)。
仔细分析起来,除了「攸好德」(好德修善)外,其他都无法掌握。 「德」和「福」互为因果,行善积好德才能滋养其它「四福」。撰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家训也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因此,好德性才是做父母应该重视的教养区块。
从善缘修德出发、带孩子走向无限可能
我自己的两个女儿都是从「善缘修德」出发,以自身天赋给这个社会更多温度。大女儿带着偏乡童走上舞台走秀、和孩子们一起出书,现在走到哪里都被人称赞,好缘份不断出现,不但市政府邀请代言活动、主持记者会、学校更是请她演讲、和年轻学子们分享成长感动。
小女儿为社区高龄服务,用漫画带给爷奶们开心,也被许多媒体界的叔叔、阿姨们喜欢,正在为她串连未来的可能性。
未来是属于正知正念的,提早培养孩子的习性
科技让所有人无所遁形,走过必留痕迹,因此孩子正知正念更加重要!
父母必需体认,每个人都是世界的过客,孩子未来不见得有赚大钱、做大事的机会,但肯定有累积福报、修好德的空间,既然「四福」不见得能求而得之,不如就陪孩子一起行善积德,从功利面来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即便无法大富大贵、也能换来横祸远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4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