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姝伶─把握黄金教养期,和孩子沟通孩子的眼光和心胸只局限在功课和自己,还是懂得去关怀他人,甚至世界和地球这些是父母要花功夫和孩子沟通的重要课题。到青春期才培养这种能力,可就来不及了!最好的时机,应该是脱离幼儿期到青春期这段时间,也就是五到十二岁左右。这个阶段常被父母忽略,却是教养的黄金时期。这个年龄层的孩子,身体发育完全,走、跑、跳的肌肉运作自如,
陈姝伶 ─ 把握黄金教养期,和孩子沟通
孩子的眼光和心胸只局限在功课和自己,还是懂得去关怀他人,甚至世界和地球这些是父母要花功夫和孩子沟通的重要课题。到青春期才培养这种能力,可就来不及了!最好的时机,应该是脱离幼儿期到青春期这段时间,也就是五到十二岁左右。这个阶段常被父母忽略,却是教养的黄金时期。
这个年龄层的孩子,身体发育完全,走、跑、跳的肌肉运作自如,许多事情如吃饭、穿衣等一些日常生活技巧也可以自理。加上上学以后,日子变得规律,相较于幼儿期的无助,和青春期的叛逆,算是成长过程中较稳定的一段时间。这个阶段孩子进入学校,是培养正确学习态度和习惯的最佳时刻。同时这个年龄,孩子对父母属于敬畏、仰慕阶段,对父母的话接受度高,可说是培育伦理、道德等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说明正确行为代替责骂
五到十二岁的年纪,有些学者称这个时期为「隐藏的童年」,意味这是较不为父母和学者关注的时期。根据皮亚杰理论,十二岁以前的孩子,认知发展上处于具体操作时期,他们依据实际观察、经验到的事情,来做推理和判断。当他们犯错,遭到父母责骂时,他们的注意力只会放在父母气愤的表情、苛刻的言辞,然后产生出各种负面的解读,譬如「我是令人失望的孩子、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或我好笨」等等,看不到父母想训练他们的用心。
这年龄的孩子会把人、事混为一谈。即使父母针对孩子的行为发脾气,孩子仍会觉得父母全盘否定他这个人。所以在纠正行为时,正确的沟通方式应该是用坚定的语气,让孩子感受父母对这件事的不赞同,简单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不能被接受」,以及坚持正确作法:「请立刻停止。」另外,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模仿,父母在处理情绪,以及面临不顺遂的事情的应对方法,都是孩子无形中的学习对象。
这个年龄因为已经不需要无微不至的呵护,父母有时忙于事业、家务,常常忽略要花时间陪孩子。偏偏就是这个年纪的孩子,仍喜欢跟着大人,会认真听父母分享,也愿意与父母互动,所以一定要把握这段时间和孩子多做交流。
创造亲子间美好记忆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沟通的基础。其中爱与信任,扮演最关键的角色。孩子不敢说实话,一定是认知讲了实话,会挨骂、被处罚的负面结果。
要让孩子肯把问题的来龙去脉,真实的说出来,需要对父母有一种信任:信任父母是愿意帮忙解决问题,不是只会责怪、批评的人。要赢得这种信任,必须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累积。
首先,只答应孩子自己做得到的事,不要为了让孩子不再吵,就随口说些不可能发生的事。那绝对是孩子不信任父母的主因。
孩子之间吵架,父母介入时,重点不是处罚孩子,而是了解真相,澄清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千万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只要有一方哭了,就认定是另一方的错。知道事情发生的经过后,要教导孩子下次如何处理类似的情况。
在处理问题或事情的过程中,让孩子清楚知道,爸爸或妈妈是讲理的人,是协助他们解决问题的人。不是孩子不必对行为承担后果,而是在那当下,以处理问题为优先,以此赢得孩子的信任。
亲子双方,互相信任
不被信任的孩子,是不会相信别人的。要孩子能信任父母,父母也要表现对子女的信任。但要百分之百信任仍在犯错、学习中的孩子,对父母是不容易的事,我也曾处在如此的矛盾当中。
儿子十四岁那年,我因为有急事,必须自美国回某地区一趟。
孩子生活中的细节,举凡他可以自己做的事情,建议家长们不要干涉太多,把精力和时间用在有建设性的互动,多注重孩子心里的感受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5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