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兄弟不吵架绿豆和粉圆两兄弟会不会吵架当然会啦!最近一次,就是四天前的台风假。他们和妈妈相约玩桌游,玩到一半,绿豆问粉圆:「你们刚才走到哪里了」粉圆回答了绿豆之后,绿豆又问妈妈:「你们刚才走到哪里了」然后,粉圆突然很生气的说:「所以你不信任我啰!」绿豆傻住回说:「我没有不信任你呀,我只是想要二度确认。」粉圆说:「你要二度确认就是不信任我呀!如果信任我就不
哪有兄弟不吵架
绿豆和粉圆两兄弟会不会吵架当然会啦!最近一次,就是四天前的台风假。
他们和妈妈相约玩桌游,玩到一半,绿豆问粉圆:「你们刚才走到哪里了」粉圆回答了绿豆之后,绿豆又问妈妈:「你们刚才走到哪里了」
然后,粉圆突然很生气的说:「所以你不信任我啰!」
绿豆傻住回说:「我没有不信任你呀,我只是想要二度确认。」
粉圆说:「你要二度确认就是不信任我呀!如果信任我就不用二度确认啦!」我在一旁听着也蛮有道理的,但不能有任何反应和表示。
绿豆说:「你要这么认为是你的自由,但我要告诉你,我没有不信任你,我只是想要二度确认你们走到哪里而已!」很有阿德勒心理学的概念,你要怎么想是你的自由,我无法干涉。
接下来的两轮对话,也是类似上述的鬼打墙,公说公有理、各有各的坚持。
带着情绪是无法进行讨论的,因此秉持「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的基本原则,以及「有冲突先分开」的处理方式,我请他们先回到各自的房间,暂时先不能「王见王」。
过了大约半小时后,绿豆走出房间,问我能不能和粉圆开会讨论(在我们家和自学团,有事开会讨论说清楚,是很习以为常的模式了),我说这得要等粉圆准备好才行。
接下来的时间,我和绿豆粉圆妈继续过生活,不因兄弟冲突而被影响或打乱。中午时间到了,我按照原订计划准备火锅料理,然后电视的声音让粉圆也从房间走了出来。
我先担任「中间人」的角色,问粉圆:「绿豆想要和你开会讨论早上的事情,你准备好了吗」粉圆点头同意,我就请他们约其中一人的房间,把早上的事情谈开来。
不到五分钟的时间,他们有说有笑的走出房间,然后我们全家人一起吃火锅、一起看电视、一起感受落地窗外的狂风暴雨。
午餐过后,我请他们将会议的结论记录下来,同时也要思考如何和彼此好好相处的方法,一并记录下来。
绿豆的方法是:
1. 合作一起做东西,增加关系
2. 我要去听粉圆的想法
3. 不要认为粉圆的想法不好
4. 不要跟他吵架,要跟他好好相处
5. 看见他的优点,不要看不好的点
粉圆的方法是:
1. 听两人的意见,有不同意见时用讨论的
2. 要改变目前的事情,必须先经过双方同意
3. 当有人不开心时,先结束在做的事
4. 我再做家人不喜欢的事情,先提醒一次,再一次就要重新想方法
摆脱兄友弟恭的传统观念,尊重孩子的本性
这两张会议记录,就会贴在我们的冰箱上,接下来若再有兄弟冲突发生,就会请他们阅读并执行。
这是执行六年优幼教养后的「果」,我们不追求零冲突,但我们全家人都很清楚,遇到冲突该如何面对与解决,也与大家分享这六年我们共同做了哪些努力:
一、不再以哥哥弟弟称呼,回归对于个体的尊重
要改变一个习惯真的很不容易,不过从口语先做调整,倒是比较简单的第一步。
我们发现自己对于哥哥和弟弟的称谓,其实还是受到传统的观念所影响着,像是兄友弟恭、孔融让梨、哥哥要照顾弟弟…等。但这样的观念,就是造成手足天平不平衡很关键的因素。因此我们先从最简单的改变称呼开始,无论在家或在外面,我们都是直接叫孩子的名字(也不再叫小名,绿豆粉圆这个昵称只保留在网络)。
渐渐地,我们和孩子都摆脱了传统的观念,重新回到每个家庭成员都是独立个体,然后练习着「自由且承担责任、平等且互相尊重」。
二、找出兄弟各自的优势,让他们有发展的空间
当年我们的观察,绿豆对于视觉、绘图、空间比较有优势,因此在妈妈的带领下,绿豆有很多的艺术创作,直到现在仍是如此。
而粉圆则在听觉、口语、音乐上较有优势,因此我们和粉圆有很多的歌唱、儿谣、口技互动等。
当两个孩子各自的优势都能够被看见时,孩子就能更悦纳自己,弟弟不需要再去追赶哥哥、哥哥不用再来担心弟弟,当双方都看到自己的强项,同时又能被肯定与鼓励时,就能够被安心的成长。
而这两三年,绿豆也开始往口语、音乐发展,而粉圆也对自己的绘画、空间很有信心,兄弟也因此多了许多共同的话题。
三、父母不当法官,只当调解委员会主席
面对兄弟的冲突,父母太习惯跳下去「判决」了,然而无论判谁对谁错、谁输谁赢,都只是让兄弟双方更加陷入无尽的厮杀而已。
赢的人想保持赢面,就会在暗地里挖洞让另一个人掉下去;而输的人不喜欢输的感觉,就会在各个面向想要扳回一成。
家庭,不是法庭,父母当法官,只会让兄弟关系愈闹愈僵而已。
我们比较像是调解委员会,初期大家还不太知道该怎么讨论沟通时,除了在平时先亲身示范「我讯息:行为-影响-感受-期待-方法」之外,在冲突发生后,心情处理好要来处理事情时,父母只要确保双方有充分表达的时间即可。
也因为「我讯息」的模式,在对话中只谈「我做了什么」、「我被影响了什么」、「我的感受是什么」、「我期待下次你可以怎么做」,而不是去责怪对方。如果一方的期待,对方是可以接受的,就会成为类似事件的解决方法;如果对方无法接受,则需要由对方来提出解决方法。
重点在于下次状况该怎么预防与解决,而不是去追究已经发生的冲突谁对谁错。
四、放弃当一个公平的父母,因为生活中充满着不公平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和他们分享人生领悟:「每个人除了一天都是24小时这件事是公平的之外,其他的生活面向都不公平」。
我们从生活当中带着孩子去学会「看自己拥有什么」,而不是去追问别人有什么而自己为什么没有。
在手足议题上也是如此,我们谈我们可以有的时间、空间、能力、财力,可以给予兄弟个别怎么样的需求满足,而不是哥哥有的,弟弟也要有。
创造每个孩子在「有能力、有价值、有权力、有人爱」的舞台之后,孩子自然会少了和别人比较的心态。
当然,如果孩子周围的大人,仍然习惯用比较的方式去逗弄孩子,那么手足的冲突就会比较难解了。
五、单独约会!单独约会!单独约会!
单独约会很重要,所以要说三次。
少至下楼约其中一位孩子去倒垃圾的5分钟,多至带其中一位孩子进行一天的旅游,只要是把心力完全放在其中一位孩子身上,就是单独约会了。
很多父母跟我们说,假日爸爸放假,当然要安排全家一起出游呀!
可是大家也要留意,全家出游的互动品质是好还是坏气氛是温馨还是凝结
如果全家一起反而有多次的冲突,倒不如偶尔分工一下,爸爸带一个、妈妈带一个,然后中午或下午再会合,互动的品质反而会更好喔!
六、手足冲突不会因为孩子长大而减少,但会因为父母改变而趋缓
有的父母会期待孩子们长大了、成熟了,手足的冲突状况就会变少了。然而我们长期的观察,若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不改变,手足的冲突反而会随着孩子长大而愈演愈烈,甚至手段更加残暴、技法更加高超。
因此欢迎和我们一起努力,「我们不追求零冲突,但我们要很清楚,遇到冲突该如何面对与解决」,加油!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8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