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言之,写作力是建筑在阅读力的基础上,另外再发展出来的一种新能力,也因此,在讨论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时,势必先行关切孩子的阅读习惯。亲子共读有助幼儿语言发展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里「停顿」家长或老师可以利用对话引导孩子叙事,说出他对故事的观点,例如,「如果你是主角,该怎么做呢」当孩子说出下一个情节时,他也变成了作
换言之,写作力是建筑在阅读力的基础上,另外再发展出来的一种新能力,也因此,在讨论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时,势必先行关切孩子的阅读习惯。
亲子共读有助幼儿语言发展
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里「停顿」
家长或老师可以利用对话引导孩子叙事,说出他对故事的观点,例如,「如果你是主角,该怎么做呢」当孩子说出下一个情节时,他也变成了作者,而使阅读的层次获得了提升。
停顿也可以帮助孩子扩展经验,亦即将孩子未被觉知的感受深化,并与自己的生命连接,而变成自己的感受。例如,带着孩子阅读苏童的小说《小偷》,可以询问孩子,「朋友与诚实哪一个比较重要自己有替朋友说谎的经验吗」这些停顿训练了孩子的思辨能力,能丰富孩子的生命经验,而让他未来有更多的素材可以书写。其实这种停顿,并不限于学龄儿童,只要与孩子共读,皆可以进行,只是停顿的层次,可以随着孩子的年龄渐长,而发展得愈来愈深入。
投其所好,才能吸引孩子爱上阅读
基本上,孩子几乎没有不喜欢听故事的,趁着孩子年纪尚小,利用说故事养成他们的阅读习惯,最容易。但若孩子已经就读小学,却未养成阅读的习惯时,家长又该怎么办呢小天下出版总编辑李党经常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有位小学二年级的男孩,李党知道他喜欢恐龙,就在这名孩子莅临时,故意放了本图多字少的恐龙书迎接他。李党告诉他,只要看30页,他就可自由活动。结果这个孩子读得津津有味,不但把这本书借回家,读完后还寻找同系列的书继续阅读。
李党说,吸引孩子跨越阅读门槛,一定要投其所好,激起他们的兴趣,孩子们才有意愿克服字数多、页数厚的心理障碍;一旦他们尝到阅读的乐趣,养成阅读习惯就不是难事了。也因此,如何选择扮演诱饵角色的第一本书,至关重要。
某地区孩子的阅读力究竟如何呢根据PISA 2012年的报告显示,某地区中学生的阅读素养,较2009年进步15名之多,名列全球第8名。然而,让我们关心的议题是,大量阅读的孩子却不一定会写作,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学生的写作能力愈来愈倒退
为何孩子大量阅读,却不一定会写作
写与说最大的差异是,写还牵涉到遣词用字。葛琦霞老师在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大约有二成的孩子能自动从阅读里吸收词汇,并灵活运用,但其他八成的孩子则没有这个能力,而这八成孩子就属于大量阅读却不会写作的那群人。
为什么孩子广泛阅读却不会写作呢原因很复杂,除了天分以外,葛琦霞认为,与这些孩子的阅读态度有关。孩子在阅读时只关心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不在乎字词的辞义与运用,因为少了吸收消化的过程,日后也难以正确使用出来。
乐写创作坊设立人叶亭君:「『你的期待是改变孩子,我的期待是跟孩子的内在贴近。』李崇建老师这句话对我的冲击甚大。在写作教学中发现,要解决孩子的写作问题,绝非从『问题』着手,而是从贴近孩子的内在开始。」因此,参与孩子的阅读,与他们讨论,听他们表达,是有帮助的。
这套书的特色在于,它不劈头就告诉你一堆写作技巧,而是小火慢炖,透过有趣的连贯故事,带领孩子从害怕写作到愿意写作,让孩子从阅读中培养思辨力,表达见解能力,让生活有感,从而触发写作灵感,敲开写作的大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esou51.com/98.html